原链接:http://cloud-wind66.blog.sohu.com/139202997.html
其实自己的博客很早就开辟了科幻这个专栏,本意就是把自己读到过的好的科幻小说全部推荐出来给大家欣赏。自己倒是经常在满足自己对于科幻这个领域的渴求,精彩的科幻小说也读了不少,却老是没有专门花个时间来弘扬一下,心里颇感惭愧。时值2009年了,却要借2003年的精彩科幻来开局,看来和那些同样喜欢科幻的朋友们比起来我真的落后了。
废话就不多说了,这本小说集里收集的故事其实在《科幻世界》这样的杂志上面都有登载过,现在在这里结集出版,刚好满足了我重温一遍的美好愿望,也方便更多的科幻爱好者寻求他们的梦。
《伤心者》,作者,何夕。细腻的笔触和最接近于现实生活场景的描写很容易就能抓住读者的心。作者以自己的名字给主人翁名民,由一个普普通通的科学研究者一生的故事来引出我们科学史上众多的伤心者,在伤心者们生活的年代被认为是无价值的科学研究无一不在后世的科学理论的升华上起到了巨大的作用,而所有的伤心者的名字都是在若干年后被人们记住的。也许这些科学家们从来就没想过让自己的名字流传百世,他们有的仅仅只是队自己所拥有的理想的不懈的追求,但在理论和行动得不到认可的时候所承受的东西不是常人所能承受的,让我们永远记住他们吧!
《生存试验》,作者,王晋康。这篇故事所描述的东西就比较远离我们了,它讲述的是在一个不知名的故事星球上,一群孩子在一个机器人妈妈的照顾下对自身进行强化训练以更快地适应温室外恶劣的自然环境。故事的设想很简单,无非是地球环境不适合居住了,大家在新的星球寻找可栖息地的历险,对于各种层次的读者群来说都易于理解。文章本身不是以创意来吸引读者,他所反应的应该是生存过程中的人性,不论是孩子之间的矛盾、团结、互助还是他们对机器人妈妈的误解,所有的东西都真真实实地反应了人作为独立的个体在不同的情况下的情感反应。故事的结局并不算结局,大温室的生态循环系统停止的同时也标志了孩子们新生活的开始,虽然未来是未知的,但总有未来在等着他们。
《蚍蜉的歌唱》,作者,星河。这篇文章的创作非常凑巧,在作者把文章到一半的时候,“911”事件就爆发了,而文章也恰恰就是描述极端激进分子用电船破坏城堡的故事。所不同的是,文章所描述的是一个科技高度发达的时代,拉登的飞机与文里提到的电船比起来简直不值一提,而世贸大厦在城堡的面前真的就像一颗小石子和大山的差别,当然,要是激进分子饿计划成功,造成的人员伤亡和财产的损失肯定是“911”事件的若干倍不止。网上对于这篇文章的讨论以水木清华的BBS最有代表性,忠实的科幻读者们从各个角度来分析和讨论了这篇文章,其中最多的还是把它与“911”事件进行比较。其中有一个观点似乎支持者比较多,那就是撞世贸大厦的恐怖分子的目的性明显没有文中的“蜡笔”(激进分子的代称,挺美的一个名字)来的单纯和高尚。虽然在我看来,两者的做法都不可取,因为不论怎样,在他们眼里的所谓的成功都是以牺牲很多无辜的生命为代价的。
《春日泽·云梦山·仲昆》,作者,拉拉。首先在这里对作者表示歉意,其实不论从哪个角度来讲,拉拉的作品在国内的科幻市场都能算得上是大作了,但由于对这个名字的抵触(“拉拉”在特定的语境里面就是英文“lesbian”的中文解释),错失了一睹大作风采的机会。直到翻开这篇文章,才对自己当初的幼稚懊悔不已。这是一个美丽的故事,一个美丽的爱情故事。女孩的感情就是细腻,当然文章是借用了不少的历史典故,但不论是对场景的描述还是对人物内心刻画的描写都是那么容易就抓住了读者的心,让读者想要迫不及待地看下去。再配上这些中国流传了千百年的美丽传说里的同样优雅和美丽的人名地名,整篇文章就是一幅优美的画卷。巧手工匠偃师、反叛和顺受双重性格的征夷大将军家的三公子、美丽的公主流梳、甚至栩栩如生的机关人仲昆,每一个角色都是一颗亮丽的星星,在这个虚构的场景里闪耀着他们必不可少的光华,让所有的一切都绚丽起来。还记得在我第一遍看完这个故事的时候就几乎能够把它全部复述下来,可惜的是并不是所有的人都喜欢这样风格的文章,当我兴致勃勃地把这个故事几乎一字不差地将给我的同事听的时候,他们一点也不感冒,我也只能空余叹息了!不过对于大部分科幻迷或者是历史爱好者来说,这是一篇值得好好读读的故事,以史为背景,起点就已经不低了。
《诗云》,作者,刘慈欣。说到这篇文章的时候,我首先想说的是作者,当然,在这本集子数量众多的作者里我专门把刘慈欣拿出来说说并不是代表我的感情天平对于他有所倾斜,而是我读的他的书实在不是少数。关于作者本人,科幻圈里的朋友都喜欢称呼他为大刘,不论是比他长的,比他小的还是和他同辈的。原因就无从考证了,能证实的一点似乎是他很受欢迎。确实也是,他的作品相比较而言还是偏向于硬科幻多些,这也正是他的魅力所在。而这次讨论的东西却难得地把艺术和技术放到一个层面上来讨论,虽然最后的结论还是作为智慧生命的具有恐龙形态的大牙的一句疑问:“智慧生命的精华和本质,真的是技术所无法触及的吗?”文章的相像确实很有创意,地球不再是一个实心的圆球,相反却是一个空心的气球,一个内壁贴着海洋和大陆的气球。智慧生命的进化也到了前所未有的程度,我们引以为豪的自己在文章里居然处于智慧等级的最底层,还被比我们高一等级的智慧种族当作虫子来饲养。而智慧进化的最高形态已经到了脱离实体的地步,也就是说能够幻化为任何的形态,生命的进化居然让神话故事里的想象真的成为了现实。虽然故事的最后有了壮观而华美的诗云(使用低等级智慧生命的牺牲换来的),也有技术不能解读艺术的遗憾,但对于地球人来说,意义是重大的,人将重新成为人。
《瘟疫》,作者,燕磊生。也许是人类对于自己所居住的环境爱抚还不够,最近地球母亲频频向大家发出示警信号,非典过去了甲流又来,地震过去了寒潮又来,连媒体娱乐也跟着凑起了热闹,近段时间各大电影院上映的《2012》票房稳居不下,也不知道能否激起新一轮的环境保护活动。其实文章写出来已经很久了,放在现在来看看又别有一番味道。文里提到的是一种新型的病毒,人类在感染了之后会从外到内地变为二氧化硅,六周左右的时间就会整个石化。病毒的传染性也非常高,最基本的呼吸也会毫无例外地被传染。当然在这样的情况下各级各部门都要采取适当的措施了,文中的主人翁就是措施下诞生的专门负责焚化已经完全石化的尸首的“乌鸦”。虽然最后在已经获得能够成为安检员,彻底进入安全区的资格后,他还是为了自己对事情本质的认识而选择了和自己所爱的人一同石化。最后,还想说明的一点是,文章还从某个角度反应了人类这个种群的强大的生命力,就是在这样大规模的瘟疫爆发的情况下,人类还是延续了下来,并且再次欣欣向荣,继续传承文明和艺术。所以,大家要对自己有信心,即使是真的世界末日来了,大家也能挺好去的,当然,环境保护还是时刻不能松懈,为地球母亲做的事情,她会看到的。
《地铁惊变》,作者,韩松。科幻科幻,也许已经习惯了用科学的方法来思考身边的事物,尤其是在阅读科幻小说的时候。刚开始进入这个故事的时候,我还在想要是现实生活真的出现像文章描述的这种状况怎么办?等看到结尾的时候才彻底地明白这篇文章真的是篇纯想象的构思,虽然没有什么深层次的东西可以发掘,但作者的想象力是不得不佩服的。由于想象比较独特,故事的内容我就不在这里概述了,留给感兴趣的读者自己去品味。
《斯克伦岛的新移民》,作者,七月。从这篇文章的叙述手法和描写来看,在这本集子里的众多小说中,它几乎可以算得上是写实小说了。也正是因为这个特点,文章百分之九十都是处于风平浪静之中,虽然或多或少都有对最后即将揭开的秘密的暗示,但似乎都不甚明显,让人无从去很好地推断文章将向哪个方向发展。这也正是作者的高明之处。其实归根到底,文章讲述的还是虚拟世界和现实世界两个界面上发生的事情,通过对虚拟世界里人的生命无限以及获得永生的人却要千方百计回到现实世界的描写,文章留出了两个问题给我们思考。一是虚拟世界还真的可能成为人类世代追求长生不老的有效助力,二是如果长生不老能真正地实现,对于我们人类到底有什么实在的意义。
《偶遇》,作者,柳文扬。与之前那些大作相比,这篇文章确实只能算的上是个小不点了。它以我们大家都熟识的网络恋爱为主线背景,把网络和现实有效地结合在了一起,几乎让人分不清现实和虚幻的界限了。在这里,“偶遇”让网络中热恋的人们在现实中有了相遇的可能,可真正的相遇之后,是否还能延续网络上的美好呢!其实答案在经历过网络交友以及恋爱的人心里已经是不言而喻的了!喜欢文章开始时的那首诗,是我国著名诗人李白的作品:
夫天地者,万物之逆旅。
光阴者,百代之过客。
而浮生若梦,为欢几何?
《火焰·火焰花》,作者,孟龙。名字很美的作品,男主角叫火焰,女主角叫火焰花,看似天生一对的名字最后却没能走到一起。一位过上了平淡的生活,一位为了所有底层人类的理想牺牲了自己。故事是以科幻元素里经常提到的基因为主题,却塑造了一个能触动人内心深处某些东西的故事。在科技高度发达的时代,还是不能消除贫富的等级差距,在基因能够自由排列从而优化人类的时候,还是越有钱的基因越优异,贫穷的人连要个孩子也难。故事的男主角就是一个被遗弃的孩子,但他在生命科学、信息、数学等多方面展露的才华连高贵血统的人也不能忽视,虽然他的基因序列号按排列是处于社会底层的。而女主角则是一个典型的想通过婚姻进入上流社会的美丽女子,她的生活本应该和所有的嫁入豪门的女孩一样,却因为火焰的一句话“我在我的路上”而开始了自己独立自主的新生活,按常理的发展,不管是多少年后两人都应该在一起的,男主角却为了自己的理想和全人类的幸福而牺牲了自己!虽然是一则科幻故事,但反应的社会现实确实引人思考的!
《高烧290》,作者,潘海天。依我的个人兴趣而言,这篇文章在推荐的这些文章里是最不能吸引我的了。但是,不吸引我并不代表这就不是一篇好文章,文章讲述的是作者的好朋友发明的机器人在正式启动之后并没有按照常规设定的程序运行(原本设定的智能数学机器人却变成了一个诗歌写作特别出彩的文学家),而这一点恰好被聪明的作者用于追求中文系漂亮的系花和才女。当然故事的结局并没有让所谓的“感情骗子”获得他理想的爱情,机器人也回复正常,变回了真真正正的智能数学机器人。生活就这样回到了平常的状态,引发给我的思考似乎就是不论什么事情,欺骗者好像都没有好果子吃。其实文章更像一个我们中学语文课本里经常讲到的标准记叙文,第一段和最后一段首位呼应,有始有终,读着读着,中学的课堂时光仿佛又回到了自己跟前。
《永远的朋友》,作者,九戈龙。正如编者在序言里面说到的,这篇小说严格按照分类是不能划分到这本集子里的,因为它描述的是一个电脑游戏里的故事,应该是一篇游戏小说。虽然不能归为一家,但文章的主题确实很不错,朋友永远是个热门的话题。文章的故事很好理解,只要会玩网游的读者都能明白故事里所提到的一些诸如装备,升级之类的术语,但你千万不能把它等同于网络上那些千千万万的玄幻类小说,应为要论想象的奇异,情节的曲折,还有法术的绚丽这篇文章都及不上他们,但文章所反映的主题却能在读者的心里引起共鸣。朋友,既是一个让人愉悦的话题,也是一个沉重的话题。作品的最后似乎是一个让人满意的结局,但现实生活中的朋友们呢,是否都能如此?
整本集子的推荐在这里算是划上了一个句号(整整一周的时间哦),完不完满那就还得朋友们去评说了,目的其实很简单,就是想把自己读到过的好的东西与大家一起分享。科幻确实是一个奇妙的世界,因为他让我们的想象有了腾飞的空间,在此,顺带把祝福献给整个科幻界,尤其是我们中国的本土科幻,相信梦想的国度终究会百花盛开的!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