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年人涌进歌房
(2025-08-18 04:59:05)分类: 财经走笔 |
日前,我在《新民晚报》上看到了“银发族”重新“占领”KTV这个传统的线下娱乐场所的报道,颇有感触,也想议论一番。
该报道中引用了美团《2024中国KTV行业白皮书》中的一组数据——60岁以上群体贡献了日间35%的消费占比,人均到店频次为年轻人的1.8倍,并谈到老年人为何涌进歌房的心态,因为他们觉得这比麻将馆有文化,比逛公园更适意。这一报道是符合事实的,我也是老年人,但年龄还不算太老,所以经常要参加老同学、老同事的聚会,大家在聚餐之余往往会去歌房唱上几个小时。虽然唱歌是我的“弱项”,但因为自己是群主,因此此时也只得“献丑”了。
KTV曾经是我们国家几乎覆盖全民(尤其是年轻人)的一种娱乐方式,但最近十多年来,它的整个行业呈现萎缩的趋势,年轻人由于娱乐活动的内容和形式不断翻新,就不愿再来歌房了,KTV店铺数量不断减少。但现在它并没有完全消失,又在老年人中间逐渐“复活”了。我由此觉得,所谓发展“银发经济”并不是一句空话,有关部门、有关企业只要认真调研,积极实践,其实大有文章可做。
据有关资料显示,截止2023年,我国60岁以上的老年人的数量已经约占总人口的20%,随着我国人均期望寿命的不断提高,人们退休之后将要度过漫长的余生,老年人其实可以分为活力老人、失能老人等不同的类型,发展“银发经济”,就是要求政府和企业对不同的老人,提供不同的,但又是优质的产品和服务,让亿万老年人欢度晚年。
KTV歌房自然要针对客流的变化,提供适老化的服务。同时,现在的活力老人越来越喜欢旅游了,我以往一直自认为是“资深驴友”,但近两年来碰到不少“驴友”,他们走遍祖国大好江山的,为数不少,有的人更是跑遍了五大洲,让我自愧不如。老年人出游,一般都是“跟团游”,这对于旅行社而言,无疑是绝好的商机,但有的旅行社却不顾人的寿命已大大延长的实际情况,对老年人作出了不合理的年龄限制,这实在有点愚蠢。
政府和企业要在康复、护理、陪伴等方面对失能、半失能老人做足做好文章,提升这些老人的生活质量。
现代日新月异的科技发展为“银发经济”注入了强劲的动力。人工智能、大数据等正开始进入为各类老年人服务的领域,智能家居系统、智能陪伴机器人、无人驾驶轮椅等多种产品已时有耳闻。不过据我所知,它们对照实际运用的要求,还有不小的距离。希望我们的科技人员加快研发的步伐,让实用的保姆型机器人早日进入老年人的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