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谈谈人工智能
(2025-04-03 05:02:36)分类: 时事漫笔 |
不久前,一位朋友在微信群里发了一条视频,里面一位知识分子模样的老太太用上海话问她的儿子,怎样下载“咸鸭”。搞了半天,才知道是“AI”,也就是人工智能,这是用搞笑的方式,说明老年人也应该接受新事物,拥抱高科技。
最近几十年来,现代科技的发展日新月异,异常迅猛,我感觉发展速度是人类历史上前所未有的。这其中人工智能也有了长足的发展。所谓人工智能,就是研究、开发用于模拟、延伸和扩展人的智能的理论、方法、技术及应用系统的一门新的技术科学。
人工智能最近几年还兴起了一个新的概念——大模型。它并已经有了文心一言、豆包、腾讯元宝、深度求索(DeePSEEK,或音译为迪普西克)等不少产品,它们可以为人们提供全天候的智能服务,可以为客户生成各类文章,甚至广告文案,被称为人们“工作好搭子”“生活好帮手”。我已使用了深度求索等产品,感觉很不错,搜索资料比百度更迅捷。我上月还要求它为自己写一首七律咏志诗,我说自己“虽已年老,仍壮心不已”,它用时仅19秒就写成:“七秩驹光未觉迟,且将薄酒酹东篱。云崖断处苍松劲,雪浪崩时白鹭痴。蹈海曾追秦帝履,采薇今诵鲁公诗。长空雁唳西风烈,万壑千山奋翅时。”它并说明创作的思路,写得好不好,就请朋友们评判吧。不过,我坚持认为,大模型是人发明的,只是人的“帮手”,不可能完成经典巨著的。
今年的春晚上,创意融合舞蹈《秧BOT》引发了人们广泛的兴趣,机器人与舞蹈演员灵巧的共舞,说明人工智能的另一分支——机器人的发展也达到了一个新的水平上。因此,不少老年人都在期待保姆型的机器人能早日走进千家万户。但我在网上看到一篇题为“机器人为什么非得是人形的?”(作者:胡润峰)的文章,感觉被泼了一点冷水。该文写道:“现实却是,实验室里的机器人端杯水能洒半杯,取快递能撞碎花瓶。国内某品牌发布会上给老人盖被子的‘贴心’机器人,被扒出是远程操控的剧本表演;另一款号称‘全能家政’的产品,连马桶圈都掀不起来。”“国际顶级友商也好不到哪儿去。波士顿动力的Atlas解锁了后空翻,进厨房却能把燃气灶按成碎屏模式;特斯拉的OPTIMUS拧螺丝一绝,开冰箱门却会卡住机械臂。”“养老是民众对机器人最大的期待。日本早稻田大学研发多年的养老机器人AIREC,最新成果是颤巍巍扶老人走三步,造价却够请个护工干十年以上。”因此,“就当下而言,业界和资本市场对人形机器人的最大诟病,就是没什么实际用处,不过是大号的玩具。”
我的子女家现在已用上了扫地机器人、智能洗碗机,可以从事简单的家务劳动,但它们距离保姆型机器人的要求,还有长长的距离,但我并不因此灰心。再给我们的科技人员一些时间吧,相信保姆型机器人会呼之欲出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