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王玉麟亦
王玉麟亦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0
  • 博客访问:171,019
  • 关注人气:789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高句丽不是高丽

(2024-08-12 05:57:30)
分类: 谈点历史

我们曾经将高句丽和高丽混为一谈。我所尊敬的历史学家范文澜在其史学巨著《中国通史简编》修订本第三编第一册的第二章“封建经济繁荣疆域大扩张时期——唐”的第六节“唐朝与四方诸国的各种关系”的二“东北方”谈到了与高丽的关系,说:“隋炀帝攻高丽,引起国内民众大反抗,对中国统治者应该是一个严重的教训。”但此后高丽内部动荡,唐太宗于644年亲自出征高丽,但没成功。“649年,唐太宗死去,战事暂时停止。”666年,高丽内部再次动荡,唐朝派遣大军进攻高丽,于668年攻破平壤。书中这样写道:“高丽民众反抗强大的唐朝,表现出坚强的斗争精神,统一全半岛的事业终于由高丽国来完成(五代后唐时,高丽大族王氏重建高丽国,灭新罗国),趋势是自然的。”

但根据我国史学界新的研究成果,《中国通史简编》所谈到的高丽,应该是高句丽。高句丽是存在于公元前1世纪至公元7世纪的中国古代边疆政权,其疆域在今天的中国东北地区与朝鲜半岛的北部。南北朝时期改称高丽,又称“高氏高丽”。《中国通史简编》中谈到的“高丽大族王氏重建高丽国”,是指公元10世纪建立的高丽(王氏高丽),它与高句丽(及之后的高氏高丽)并无继承关系。

高句丽政权在公元前37年由扶余人朱蒙在西汉玄菟郡高句丽县(今辽宁省新宾县境内)建立,至668年灭亡,存在了700多年。初期高句丽几次迁都,都在今天的东北境内,直至427年迁到了平壤。汉朝以来高句丽一直处于历代中原政权的羁縻藩属体制之下。5世纪后期,高句丽改称“高丽”,其君主也被中原王朝册封为“高丽王”。此时的它又称“高氏高丽”。它迁都平壤之后与朝鲜半岛南部的百济、新罗政权展开争斗,多次击败对手,一度称霸朝鲜半岛。隋朝于581年建立后,对这个不安分的边疆政权非常警觉,隋炀帝三次亲征,但不仅没有取得军事上的胜利,反而严重损耗了国力,最终导致农民起义的爆发。《中国通史简编》对此作了正确的说明。但“高氏高丽”的日益坐大,对于中原政权终究是心腹大患,所以唐朝几次派遣大军讨伐,终于于668年攻灭了它,将其境分为42州、100县,并在平壤设立安东都护府。高句丽灭亡后,其贵族、大部分富户和几十万百姓被迁入中原各地,融入中国各民族之中,另有部分成为渤海国(当时位于东北和朝鲜半岛东北的一个少数民族政权,是中原王朝辖下的羁縻政权)的臣民。

“高氏高丽”被灭之后,新罗政权逐步统一了朝鲜半岛中南部广大地区,它被称为“统一新罗”。再经过两个世纪后,统一新罗逐渐衰落,分裂成几个国家,其中就有899年建立的“后高句丽国”。918年,该国的王建被部将拥立为王。王建改定国号为“高丽”,并自称继承高句丽。其实,高句丽,或者说“高氏高丽”已经被灭250年,两者完全没有什么继承关系。王氏高丽之后最终统一了朝鲜半岛,并持续统治了将近500年,直至1392年李成桂建立朝鲜王朝将其取而代之。

           2024812于上海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