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曹县再“出圈”
(2024-03-21 05:19:14)分类: 时事漫笔 |
最近,山东曹县凭借着马面裙的热销,再次成为舆论关注的热点。马面裙是汉服的一种,发源于宋朝,发展流行于明清。近几年来,随着中华传统文化的不断弘扬,马面裙日益为当代的国人,尤其是年轻一代所喜爱,今年更是被年轻人称为“新年战袍”。据报道,我国的近一半马面裙来自山东曹县,仅今年前两个月,曹县的马面裙销售额将近5.5亿元。
这并不是曹县首次火爆“出圈”。三年前,一个短视频博主“大硕”用曹县成了“宇宙中心”,“一线城市北上广曹”,“宁要曹县一张床,不要上海一套房”之类的“金句”耸人听闻,曹县顿时成为舆论关注的焦点。我也许比较保守吧,不很认同“大硕”这种“喊麦”、“造梗”的“出圈”方式,于当年发过一篇题为“何必要哗众取宠”的博文,予以批评。但即便在这篇文章中,我也充分肯定了曹县人民为改变家乡面貌所作出的坚持不懈的努力:曹县“已经成为全国最大的影视服饰生产基地,占据了淘宝网表演服饰产品70%的网络销售额。它还抓住了汉服生产的机遇,努力走原创的道路,走向品牌化。此外,曹县还根据当地桐树木质轻薄,不适合制作家具,但适宜制作棺材的特点,大力发展棺材制作。如今从事这一行业的人差不多有30万人,年产值突破了500亿元。看似简单的棺材需要200多个配件,曹县人在生产时讲究品质,所以特别受到了日本人的青睐,日本的九成棺材产自曹县。”
曹县位于山东省的西南部,隶属于菏泽市,曾经是劳务输出县,甚至也是贫困县。但它为何能“旧貌换新颜”呢?这其实经历了一个长期奋斗,厚积薄发的过程。就以曹县的大集镇来说,它今年1月的马面裙销售额达到1.5亿元,但它早在2009年就有村民在淘宝开店,点燃了当地电商发展的星星之火。此后,当地政府政府通过电商培训、注册公司等一系列举措,到2017年,大集镇所有的行政村都成了“淘宝村”。曹县政府并投资百亿元在大集镇建设汉服产业园,鼓励企业打造自主品牌,从而使得大集镇生产的汉服逐渐名扬全国。目前大集镇有400余个从北京、上海、广州等大城市回来,返回家乡创业的大学生。而曹县,在成为汉服生产大县前,是全国有名的影视服装生产基地,形成了设计、生产、销售一条线,当汉服热兴起后,它就很容易地转向汉服生产。目前,曹县拥有汉服上下游企业2200多家,汉服从业人员将近十万,形成了从设计、裁剪、刺绣、印花到成衣的全产业链条。去年一年,整个曹县的汉服销售总额突破百亿元大关,占全国的40%以上。
“没有人能随随便便成功”,一个地区的发展也同样如此。曹县能够一再“出圈”,引发全国人民的关注和热议,决不是偶然的,而是万众一心,政民齐心,积极进取的结果。
我觉得,曹县的经验对于其他地区无疑是有借鉴作用的,譬如埋头苦干。锲而不舍的精神,有人将曹县的成功,用这样一句话来概括:认准一件事,将它做到极致。我认为言之有理,这样的精神确实值得好好弘扬。譬如顺应时代的发展,依托电商来提升传统产业的品质和价值,这一点在广袤的农村尤为必要。当然,学习曹县经验,决不能简单地“抄作业”,否则很容易邯郸学步,南辕北辙,学曹县一定要因地制宜,从当地的实际出发,扬长避短,选准目标,并做好长期作战的艰苦准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