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些人工何必省
(2023-03-17 05:20:41)分类: 时事漫笔 |
今年的315(国际消费者权益日)刚刚去过。每年此时,总会曝光一些侵犯消费者权益的典型案例,今年上海市消保委提出了一些餐饮企业“扫码点餐”问题,其中“COCO”(饮品企业)和“沈大成”(上海老字号的点心店,以糕点闻名)问题最为突出,如果消费者拒绝提供手机号,则无法进行点餐。
其实,“扫码点餐”的问题已经持续了很长的一段时间,当然也有不少餐饮企业要求扫码点餐,但遇到没带手机或不会使用智能手机的消费者,也会提供人工服务的,应该说“拒绝提供手机号,则无法进行点餐”的情况是个别的,至少我尚未遇到过。但这样的情况确实侵犯了消费者的权益,我们国家正在迈向老龄化社会,而我所在的上海,更是进入了深度老龄化社会,在老年人中间,相当一部分人还不会使用智能手机,或者说用得很不熟练,“拒绝提供手机号,则无法进行点餐”,这不是将他们拒之门外吗?
推出“扫码点餐”,本身反映了科技的进步,原本应该进一步便利消费者,现在却演变了对一部分老年人的不友好。类似的情况现在还真不少。我的一位朋友前一阵带了幼小的孙子去看电影,碰上要“扫码购票”,他因不会用智能手机,最后悻悻而归。我在网上游览到这样一条资讯:一位大爷去银行办理存款业务,排队一个多小时仍未轮上,原因是VIP客户和公对公客户频频插队,大爷因此勃然发怒。虽然现在的自动取款机很多,但许多老年人心存顾虑,不习惯使用,仍喜欢到窗口办理业务。
那餐饮企业为何不再设置点餐员,银行为何在业务繁忙时不多开几个窗口呢?应该主要是出于降低人工成本的考量。现在不少企业和平台的问讯电话,同样出于降低人工成本的考虑,推出了机器人服务(当然有些企业和平台如果由于用户要求,可以转人工服务),单纯使用机器人服务的,用户经常会遇到答非所问,感觉一头雾水,莫名其妙。
我认为,企业追求利润,压缩成本,这无可厚非,但凡事都应有度,盲目地一味降低成本,有时会适得其反,餐饮企业“如果消费者拒绝提供手机号,则无法进行点餐”,不仅败坏了企业的名声,而且杜绝了利润的来源(有些老年人虽然不会用智能手机,但与朋友一起聚餐的热情还是很高的)。当前的就业形势还很严峻,正常运营的企业何必要节省点餐员、问讯电话服务员这样的人工成本呢?让更多的人就业,是企业社会责任的一种很好的体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