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没有“天花板”
(2022-11-11 05:04:58)分类: 时事漫笔 |
我订阅了财经自媒体“秦朔朋友圈”,近日在其中读到了一篇题为“中年危机,怎么撬动天花板?”(作者:过蝈8433)的文章,觉得很有意思。我就准备先当一回“文抄公”,向大家转述其中的内容,然后再谈谈自己的一些想法。
作者是应该是位女性,地产从业者,但在2019年楼市最鼎盛时,因为个人生活重大的变故,没有参与到“盛世”中来。“久之,我觉得在工作中找不到意义”。在这种情形下,“内心郁闷,看各种小说,纸书、电子书、网络文学什么小说都看。文学成了最后的避风港。除了读小说,我还干了一些奇奇怪怪的事情,利用周末假期‘反向旅行’,去了很多小众的地方。”“这一年35岁,已经没有多少可能了。一抬头就看到了压在自己头上、密密的天花板。它比我想象的还要矮,光秃秃的,没有吊顶的装饰。大人物才关心星空大海,我们普通人只关心地板和天花板。”
但她随即又说“人到中年,可能性越来越小,只有降低预期、管理欲望,调整校对和现实落差的心态。只要地板不塌陷,天花板低一点就低一点,没什么,本来就是普通人。”如此,她就释然了,于2020年开始了小说创作,“开始虚构起一桩桩谋杀案。”“以日更2000字的频率在平台连载,刚写到两万字的时候平台跟我签约了。”“在2020年磕磕巴巴完成了两部悬疑小说”,并且“标签为‘女性悬疑的’那部倒正式出版了。”
小说出版后,作者的“内心涌起久违的成就感。”她提出“如果说,有一样东西是‘反内卷’,那就是文学。因为文学不是竞争,它讨厌同质化,追求独创性。独创,正是时代稀缺的。”她继续写到“写小说真的是高投入、低回报,除了经济收入低,还要忍受漫长的孤独。但我愿意去写,去投入,因为喜欢。至于赚不赚钱,有多重要呢?跑步赚钱吗?还是有那么多人去跑。反正也没那么多东西想要,对奢侈品不再热衷,也免去了很多花里胡哨的费用,穿二十块钱的全棉卫衣也觉得舒服。”她因此提出“我也怀疑所谓的天花板,是真实存在吗?还是我们视野的障碍,就像侦探小说中,作案现场的视野盲区?”她的结论性观点是“寻找自己的‘杠杆’来撬动天花板,这个杠杆不再是借贷,而是脑洞、好奇心和创造力,哪怕天花板只是松动一点点,我们普通人也会望见更高远广阔的星空,用爱和创造,去抵抗时间的虚无。”
根据我的了解,现在许多中年人都在议论所谓的“天花板”问题,作者开始也感受到了这样的“天花板”。但最终凭借自己的奋斗,撬动了“天花板”,甚至觉得“天花板”并不是真实的存在。人到中年,确实会遇到种种困难,譬如职场上业绩平平,枯燥乏味,家庭中上有老,下有小,日子过得紧巴巴的,等等。但是,中年人只要积极努力,并且具有学习和创造的能力,经过奋斗,会有转机的。因此,对于努力者而言,中年并不存在“天花板”。
我甚至还觉得,不仅是中年,整个人生都没有“天花板”。2020年4月,我发过一篇题为“仍有无限可能性”的博文,其中谈到“老年人只要怀有积极的心态,余生仍然有一万种可能。诚然,‘少年智则国智,少年富则国富,少年强则国强’,年轻人是我们的寄托和未来,我们当然希望他们壮志凌云,奋发有为,‘青出于蓝而胜于蓝’。但老年人也并非消极颓废,百无一用。”“凡夫俗子只要振作精神,有所作为,同样可以在自己的晚年书写多彩的篇章。”我在文中用了许多例子来阐述自己的观点。老年人尚且没有什么“天花板”,那其他的年龄段还谈什么“天花板”呢?当然,关键是要积极。
2022,11,11于上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