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一个崭新的课题

(2022-07-22 05:02:47)
分类: 时事漫笔

上海这样的大城市以前被形容为“钢筋水泥森林”,人均绿化面积和森林覆盖率等各项指标都是很低的。人们除了去动物园,其他地方极少会看见野生动物。虽然上海的两个动物园里的动物品种很多,但大约十年前,我在共青森林公园的树上发现几只野生的小松鼠,仍感到惊讶和欣喜。不过随着这些年来生态环境建设的积极推进,上海正逐步朝着“森林中的城市”的方向发展,截止2020年年底,上海的森林覆盖率已经达到了18.49%

正是这种生态环境的变化,使得大量的野生动物正纷纷迁徙而来。我家的阳台以前只看见麻雀等少数鸟类,现在常常可以看到一些叫不出名,但非常美丽的鸟儿。上海的主流媒体还报道,貉已经大举进入了上海,在市郊松江区几乎“全面开花”,100多个小区都发现了它的足迹,幸好它在中心区发现的还不多。据说它从2005年开始进入上海,目前数量已超过了5000只。有一句含有贬义的成语叫“一丘之貉”,但现在貉来与上海人做邻居了。貉是食肉目犬的一种动物,是毛皮兽,是国家二级保护动物。据说它不娇贵,食性较杂,同时它来到城市没有什么天敌,所以很快地适应了来到大城市的“新生活”。貉并不会主动攻击人,但会与家犬发生冲突,也对居民的生活带来一定的干扰。另外,上海还发现了狗獾、小灵猫、獐、刺猬等其他多种野生动物。

野生动物——这些城市“新居民”的不断造访,人们该如何与它们共处呢?上海人历来爱养宠物,家犬的拥有量很惊人。我有许多养狗的朋友,可惜狗的寿命一般只有十多年,爱犬因此都不能与主人相伴到老,我那些朋友在爱犬死了之后,悲痛的神情曾给我留下深刻的印象。现在好了,宠物的品种从传统的狗猫增添了不少的“异宠”。上海有位女士曾将貉收养过,不过她是把刚出生的小貉误认为小狗。上海还有一些人将白狐当作了“异宠”,不过收养之后又发觉成本太高,就随意丢弃,最后由警方送到了动物园。

不是所有的城市“新居民”都能当宠物,有的“新居民”还会干扰和攻击“原住民”,甚至会对城市的公共设施形成危害,那就是说,由于生态环境建设的发展,野生动物的闯入给上海的城市管理带来了一个崭新的课题。上海复旦大学有一位从事这方面研究的学者王放,我在网上搜索到不少他的见解。他认为,城市正成为人与野生动物的共同家园,了解野生“邻居”并与它们和平共处,是更美好城市的应有之义。他并认为,畅想人与动物“和谐相处”某种程度上是一厢情愿,“未来一定是共存和冲突并存。”他提出了一些诸如“城市越来越大,和野生动物接触的机会会越来越多,我们需要建立一个城市、森林缓冲区,防止野生动物过多与人类接触”的建议,但认为“野生动物的存续事关生态系统的平衡,也事关我们每个人——包括城市居民——的生活,如何与它们共生共存,需要我们更审慎地制定规则、落实计划,甚至改变城市规划的现有方案。”

我觉得,王放团队的研究还刚刚起步,还不可能圆满地解答这个课题。但这个课题又确实需要尽早予以解决,希望更多的人都来关心它,参与其中,贡献自己的意见。

      2022722于上海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后一篇:告示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