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谈谈精英女性
(2022-04-16 05:11:34)分类: 时事漫笔 |
前几天,在网上看到一篇题为“为什么中国男人普遍不喜欢精英女性?”的文章(上官乱),它以牛津大学的女博士“朱朱”被骂上了热搜为由头展开议论。这位女博士在视频中说自己以牛津大学年级第一的成绩毕业,还拿到200%的奖金,结果被网友群嘲,有人甚至认定她造假(但朱朱通过解答网友出的数学题证明了自己的实力)。该文谈到“人们对精英女性的质疑和嘲弄,不是当代才有的奇景”,譬如创立了清华大学建筑系的林徽因,“而到了今天,很多人认识她,也并非因为她的文学成就和建筑贡献,而是她跟几个男人之间的桃色绯闻”。
我认真阅读此文,发觉它其实是谈论女性独立的话题。它提出:朱朱、林徽因“她们首先是精英女性,成就突出、财富自由、出生`名门,但女性独立的门槛一定要这么高吗?如果是这样,那么拿她们树女性榜样的同时,也贩卖了女性的独立焦虑。”“精英女性们展示出来的独立举动,并非要人人仿效,她们只是为广大女性打开了一扇窗,不断推高女性的上升天花板,鼓励女性树立远大目标,让更多的女性知道:原来人生还可以这样。而真正影响一个社会进程的关键,在于普通女性的人生。”此文还谈到:“前不久,某官媒发布报道说‘女性受教育程度越高越不愿生孩子’,看起来只是在讲‘客观事实’,但夹带了‘女性越有能力就越不受掌控’的暗示。它们似乎看不到另一面:受教育程度越高的女性,为社会做的贡献也越多。”
精英女性,前几年还有“白骨精”的称谓——白领、骨干、精英。这本身就有一点惹人讨厌意味,直到今天,她们仍遭受来自各方面的指指点点。不久前,电视剧《人世间》热播,人们对于周家的三个儿女有着不同的评价,小儿子周秉昆虽身处底层,但有责任感,勇于担当,被众口交誉,老大周秉义从知青成长为高官,但心系民众,也有不错的评价,女儿周蓉则也是一个精英女性,却遭到众多的诟病和指责,尤其是说她自私。我赞同大家对两兄弟的看法,但并不认同对周蓉的批评,她当初为了爱情不顾一切去贵州就应受到责备吗?谁没有年轻过呢?而且,她去了农村,弟弟不就可以留在了城市?她因故将女儿留在弟弟家,此后考上北大,从本科读到研究生,并在大学任教,女儿也一直寄居弟弟家,这确实应该肯定秉昆夫妇的奉献,但需要说明的是,她这是为事业而拼搏,而不是贪图享乐。我至今还没有看过该剧的小说原著,但我从网上看到,小说作者梁晓声同样否认了有关周蓉的批评,并给予她以很高的评价。另一部热播的电视剧《心居》中的顾清俞也是精英女性的形象,企业高管,也同样很不讨喜,被斥为“自私”“高冷”。
我觉得,“金无足赤,人无完人”,人们不应该用挑剔的眼光来看待精英女性,或者也可以说,大家对于精英女性的不少批评很多是由于误解产生的。我也接触过一些精英女性(亲戚中就有毕业名校,上市公司高管这样的精英女性),感觉就总体而言,她们事业心强,知识面广,具有不少优点。当然,由于她们文化背景、生活环境的不同,往往有一些有悖于常人的习性,甚至会有一些明显的毛病。对于她们的缺点和问题,当然不是说不能批评和指出,但应该实事求是,而不能夸大其词,更不应无中生有。
就女性总数而言,精英女性肯定只占极少的比例,因此我同意“真正影响一个社会进程的关键,在于普通女性的人生”这样的说法,但又认为普通女性大可不必仿效精英女性,有一份适合自己的本职工作,相夫教子,家庭和谐幸福,同样可以活出自己的精彩。当然,普通女性,包括普通男性,甚至精英男性也大可不必无端地猜忌精英女性。
2022,4,16于上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