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竭泽而渔不足取

(2022-03-26 04:51:29)
分类: 财经走笔

近日,我在网上浏览到一篇题为“餐厅的‘小动作’,注定是顾客的‘哑巴亏’?”(作者:黄帅)的文章,颇有同感。该文谈到:“日前,《人民日报》曝光了一些餐厅的乱收费现象,顾客结账时拿出账单一看,各类名目的‘茶位费’‘餐具费’‘开瓶费’并不鲜见”,“对于这些乱七八糟的收费项目,消费者虽然厌恶,现实中却不得不忍气吞声,任凭餐厅搞‘小动作’。”该文指出:“要想减少上述乱象,消费者提高维权意识和能力,可谓十分重要。首先,消费者要知道自己在就餐时享有的合法权利。对于餐厅一些乱收费的做法,要坚决说不,不能因为自己‘受损较少’而宽纵不合理现象。”该文还为消费者指出了诸如网络曝光和拨打热线电话等维权途径。

餐厅乱收费其实早就是餐饮行业的一大“痼疾”。不久前,上海的主流媒体就又一次揭露并讨论了餐厅“最低消费”的问题。《新民晚报》报道,李女士今年2月在复兴中路的一家餐厅为1岁儿子办生日宴,被告知消费必须满足一万元的包房标准。尽管参加宴会大多是小孩和老人,而且李女士已“超量”点了许多菜肴和饮料,并称“我们实在是吃不了,喝不下了,何况已经消费了了9000多元,离标准真没差多少”,但服务员态度十分强硬,李女士最后只得又被迫点了一瓶1000多元的酒。

早在2014年,商务部和国家发改委在共同发布的《餐饮业经营管理办法(试行)》中明文规定“禁止餐饮经营者设置最低消费”,但全国各地不少餐厅仍然对包房用餐设限。那为何会如此呢?根据上海媒体的报道,有不少相关部门的工作人员坦言,他们确实遭遇了执法难,由于商务部和国家发改委的《办法》缺乏配套细则,对于“最低消费”范畴界定不明确,违法证据不易获取,往往很难找出“实打实”“硬碰硬”的执法依据。上海市餐饮烹饪行业协会负责人承认,这两年,餐厅设立“最低消费”确有抬头之势。他又表示,餐饮烹饪行业协会一直要求餐饮企业多从社会效益考量,鼓励企业做到“两个禁止”(禁止设立“最低消费”和不能禁止自带酒水)。

我由于喜欢交友(也有几个开餐厅的朋友),所以在外用餐的机会相对较多。就我接触的情况而言,餐厅乱收费的现象的确比较普遍,虽然现在防疫的形势仍很严峻,但到了春节等餐饮业的销售“旺季”,原先一些不“宰客”的餐厅也纷纷加入到了“宰客”的行列之中,或设立包房“最低消费”,或采用“套餐”的销售方式(剥夺了消费者的点餐自由,而且“套餐”的价格高得离谱),等等。我曾询问过一些餐馆的老板:为何要这样做?他们说是不得已而为之,餐饮和旅游等行业是受到疫情影响最大的行业,如果不搞点“最低消费”的花样,就没办法生存了。我当时对他们说:餐厅只有在提高菜肴质量及其独创性,以及提高服务质量等方面多下功夫,才能赢得口碑,赢得源源不断的客流;采取“最低消费”等各种“宰客”手段,即便一时销售额上去了,也难以维持长久,因为没有人愿意再次光顾,“宰客”实在是竭泽而渔的蠢办法。疫情终会过去,心中有消费者的餐厅才会迎来春天。

这里,我并想将这样的意见告诉所有的餐厅老板。当然,对于设立“最低消费”的行为,相关部门不应推脱责任,必须积极执法,行业协会也应该有所实际行动。

      2022326于上海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