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近日观剧的感想

(2021-12-11 04:53:27)
分类: 谈点文化

女婿孝顺,最近请我们夫妇和他的父母一起去看了一场滑稽戏《悬空八只脚》。

滑稽戏是发祥于上海,影响遍及江浙的地方戏剧(它同时还有类似相声的表演形式——独脚戏),创立已有百余年的历史,曾经有过自己的鼎盛时期,曾经诞生过姚慕双周柏春等艺术大家。但毋庸讳言,最近很长一段时间以来,由于各种原因,滑稽戏呈现萎缩下滑的趋势。我作为上海人,对此痛心不已。

所幸的是,这样的趋势近几年来得到了扭转。由两位老滑稽艺人毛猛达沈荣海表演的独脚戏《石库门的笑声》自20189月首演以来,一直长盛不衰,成为上海演艺市场一匹强劲的黑马。我于20191月也去现场欣赏了他们的表演,并曾发过博文“上海需要独脚戏”予以推介。今年国庆期间,上海东方卫视作为特别节目播出了《石库门的笑声》。同时,上海滑稽界也开始推出了一些新戏,滑稽艺人也终于不再扎堆混迹于电视的美食、养生、娱乐等各档节目,插科打诨,卖弄圆滑,终于可以务起正业了。

《悬空八只脚》取材于上海最近几年正在推进的老公房加装电梯这项工作。它当然是好事,但由于牵涉到各种利益,所以在推进过程会遭遇矛盾冲突。滑稽老艺人童双春就住在高层,下楼不便,但直到他去年去世仍遗憾地没看到自己的住宅加装了电梯。这部戏取自生活,将生活中各种有趣的故事,包括矛盾冲突,有机地融入了情节之中,同时又充分运用滑稽戏的各种表现手法:方言、误会、包袱、插入多种戏曲唱段等等,所以它尽管只有11个演员(除了滑稽艺人龚仁龙、许海俐等外,还有一直参与滑稽演出的影视演员余娅),但两个小时的剧情发展始终抓住了观众,场内不时爆出热烈的掌声。

我们是在大宁剧院观看这部戏的,可以容纳1000多观众的剧场那晚是爆满的,我观察了一下,观众中年轻人并不少。这就充分说明:滑稽戏在上海仍然是大有市场的,不要说什么现在的上海小囡都不大讲上海话了,因此采用上海方言表演的滑稽戏萎缩是必然的,这样的论调经不起批驳。当然,滑稽戏要再次赢得上海人的欢心,还需要认真创作,需要拿出能够拨动观众心弦的作品。我并觉得,如果能够涌现更多的,优秀的滑稽戏的新作品,那也有利于在青少年中更好地推广上海话。

我在剧院内对演艺人员介绍的宣传牌上,了解到这部戏的两位编剧是吴兴人、邵宁,都是资深的媒体人,并都有自己的文艺作品。他们关注老公房加装电梯题材已经多年(供职于《新民晚报》的邵宁曾呼吁过为童双春的住宅加装电梯),因而这部戏贴近生活,同时又艺术地倡导正能量,取得了成功。我对滑稽界的情况了解得不多,但感到一部好戏的编剧居然都是兼职的,似乎说明滑稽剧团内部专业编剧的缺乏。这样的情况倘若属实,有关部门应该引起重视,采取必要的措施,从而保证滑稽戏能更好地复兴。

            20211211于上海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