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情而又不专情?
(2021-12-07 06:12:39)分类: 谈点历史 |
唐诗是中国古代诗作的巅峰,留下了无数脍炙人口的佳作。元稹为悼念亡妻韦丛而创作的诗句“曾经沧海难为水,除却巫山不是云”,也一直为人们所传诵。这诗写得真好:见过汹涌的大海,其他地方的水就不值一提了,除却巫山彩云,其他地方的云也同样不值一提了。意思是说,除了亡妻,再也没有能令我动心的女子了。这样的意思表达,确实非常感人。
元稹是河南洛阳人,北魏宗室鲜卑拓跋部后裔,少数民族人士。但他自幼丧父,家境已经败落,由母亲教育成长。应该说,他学习非常勤奋,通过科举考试步入仕途。他曾经一度官至宰相,但四次遭到贬谪,放逐外地。他无论在京城还是在外地都干过一些利国利民的实事。元稹并与他一生的好友白居易发起了一场诗歌革新运动——新乐府运动,因而在中国文学发展史上占据一席之地。
只是,元稹并不是一个专情的人。现在有人说他是一个深情的人,但不是一个专情的人。不专情而又能深情?我不作评判,但他不专情是确凿无疑的。他20岁刚当上小官,正值地方兵乱,他保护了处于危难之中的远亲,因而与其家美貌的少女莺莺相爱。但此后他去京城考试,就抛弃了莺莺。多年后,他根据这段始乱终弃的故事,创作了传奇小说《莺莺传》。鲁迅先生在《中国小说史略》中说:“元稹以张生自寓,述其亲历之境。”元代的王实甫将它改编为杂剧《西厢记》,清代以后至今,昆曲、京剧、越剧等各种地方戏都在上演这部作品。
他在京城认识了高官韦夏卿,并得到夏的赏识,23岁那年迎娶了夏的女儿韦丛。韦虽是千金小姐,但美丽而又贤淑,不嫌弃元的清贫,对元非常体贴和支持。可惜她婚后不久就因病去世,年仅27岁。当时30岁的元稹悲痛不已,写了不少悼念亡妻的诗篇,其中还有“诚知此恨人人有,贫贱夫妻百事哀”的佳句。
唐代有四大女诗人,元稹此后与其中的两位都传出过绯闻。居住蜀地的薛涛容貌美艳,多才多艺,韦丛去世那年,元稹出使那里,立刻与她展开了一场轰轰烈烈的恋爱。但几月后,元调离蜀地,又立即与薛斩断情丝,因为薛比他要大11岁,同时又是乐籍出身,相当于风尘女子。薛知道这段姐弟恋是没有未来的,就淡然处置,最后当上了女道士。又过了一年,元稹纳朋友李景俭的表妹安仙嫔为妾。但三年后,安就去世了。元稹36岁时续娶大家闺秀裴淑为妻。
刘采春虽然也名列唐代四大女诗人之中,但留下的诗作很少,而以演艺见长,她和丈夫等组成的戏曲班在江浙一带很有影响。元稹在44岁时被任命为越州(今绍兴)刺史,当地的最高长官。恰好刘采春的戏曲班在当地演出,万人空巷,顿时引起了元稹的关注,两人随即搞上了婚外恋。由于刘当时年仅二十多岁,元喜欢不已,这段感情持续了几年,并且动静闹得很大,但仍然无疾而终。
有人提出,不应用今天的眼光来苛求元稹,他在男女关系上的问题是当时的社会风俗使然。我则觉得,在当时的社会环境下,元稹的滥情也的确不必予以过多的指责,但他何必将自己包装成一副深情的模样?装的不累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