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天左舒,地右辟

(2009-11-12 19:04:18)
标签:

天地旋转

影响

杂谈

分类: 随读随记

    看《尸子》一书中的“天左舒,地右辟”,让我想起来“地不满东南,天不足西北”
   《汉书.艺文志》杂家有“《尸子》二十篇”﹐班固自注﹕尸子“名佼﹐鲁人﹐秦相商君师之。鞅死﹐佼逃入蜀。”
    这个尸佼是个杂家,看待事理很有主见,“审一之经,百事乃成;审一之纪,百事乃理;名实判为两,合为一。是非随名实
,赏罚随是非。是则有赏,非则有罚。人君之所独断也,明君之立也。”

    他的整个作品感觉很有老子的味道。在春秋战国时期够称得上经的也没多少,故而有审一之经,也就是能把每部经都称为道的,以道行事还得汲取历史的教训才有的百事乃成。实至名归,赏罚分明,也是很有见地。
   “天地生万物,圣人裁之。裁物以制分,使事以立官。君臣父子,上下长幼,贵贱亲疏,皆得其分曰治。爱得分曰仁,施得
分曰义,虑得分曰智,动得分曰达,言得分曰信。皆得其分,而后为成人。明王之治民也,事少而功立,身逸而国治。”

    爱之德,才有的仁之分度;有施之德,才有的义之分度;有虑之德,才有的智之分度;有动之德,才有的达之分度;有言之德,才有的信之分度。

    今社会上仁事不做一件的人在论仁,义举一点没有的在论义,还美其名曰贵在参与,旁观者清,真的是进入了丢人不知道多少钱一斤的时代。

    他提出了明君之治,一个国家的首脑治理国民,在国民身上所发生事越少越能体现其治理的功德,自己还要有闲适的身形,那样的国君才配得上明君。

   “天左舒,地右辟”说的跟《黄帝内经》中“地不满东南,天不足西北”是一回事儿。
    地球的旋转在那个时代就很明确地说了:自西向东旋转。虽然没有表达是绕日,古人很清楚宇宙能量的作用不会只对应某两
个星球而言的。

    把这自然之理引入天体对人的作用,产生相应的生理能力是《黄帝内经》中记载的。
    认识自然就用自然之象理来论,地不满东南表达的是太阳要从东方升起,天不足西北表达的是天地之间的动态。
    这句话在《周易》的方图上表达出来就是东南角的坤卦,西北角的乾卦,而这两者之间用了八个卦揭示的依旧是天地动态规
律。
    我由此推断:天地之间先有的事理,而不是所谓的河图洛书之数,那些数也是因理而存在的。古人的结绳计数,更显得跟河洛之数没什么关系了。

    不会是照着数去思的理,理用更不是机械的套用。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