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迷失》第三季:博尔赫斯式残局

(2007-06-30 10:36:27)
标签:

迷失

美剧

lost

结局

分类: 影·响
 
    在最终的悬念揭晓之前,《迷失》有无数种可以解读的方式与可能,比如完全可以与阿根廷作家博尔赫斯扯上点儿关系——“迷宫” 和“镜子”是博尔赫斯小说里常用的意象,那些接连分岔的路径和多重折射的镜像让故事有了无限发展与蔓延的空间。同样,这也正是《迷失》的魅力所在,谜团重重的剧情加上触目皆是的岔道口,以及如镜像一般的“闪回”情节,让这部剧集在引人入胜的同时,多了些许可供回味与把玩的细节,境界也脱离了一味追求刺激的普通美剧。
 
    在已经播出的三季共69集《迷失》中,第三季的最后一集无疑是最为惊艳和跳脱的,在这里,编剧将时间与空间的转换举重若轻地握于股掌之中,观众在被涮之后却有着柳暗花明的豁然与赞叹,这是电视语言与小说叙事完美契合,与博尔赫斯的小说《刀疤》有着异曲同工之妙。
 
    《刀疤》收录于1944出版的博尔赫斯小说集《虚构录》集中,这是一篇叙事手法妙到巅毫的求新求变之作,以人称转换颠倒英雄与叛徒的身份。在小说中,博尔赫斯询问一个爱尔兰人其脸上刀疤的来历,于是听到了一段尘封已久的往事,这个爱尔兰人以第一人称讲述了他在早期革命生涯里遭人出卖、愤恨之下用军刀在那个叛徒脸上留下了一道长长的刀疤的故事。小说的妙处在于,在爱尔兰人的讲述中,他是作为遭人出卖的正面人物出现的,而最终揭示的谜底却是——其实他才是那个为人所不齿、被人留下刀疤的胆小鬼。人称的转换造成人物身份与整个事件的颠覆。
 
    这样的精巧构思同样也出现在《迷失》第三季的大结局中,编剧先以对坠机之前人物经历的闪回麻痹观众的时间观念,然后颠覆性地以一段815航班遇难者获救之后的故事,使观众先是按照编剧的安排中计、继而如坠云里雾里、最终电闪雷鸣般恍然彻悟……故事的戏剧性在这一刻被发挥到无与伦比的高度。Jack与Kate在机场会面的场景,是这一集、这一季、甚至是前三季《迷失》中最为惊艳的片段。
 
    与博尔赫斯小说的戛然而止不同,这个精巧的骗局只是《迷失》的一个小小的残局,只是冰山露出水面之上的八分之一。在Jack对着Kate离去的背影喊出“We have to go back”之后,难道你不为这个博尔赫斯式的残局感到赞叹,难道还有人会不对余下的三季《迷失》感到望眼欲穿?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