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五常问答室第28期]香港高考的经济科

(2007-03-21 08:31:28)
分类: 五常问答室

香港 dickson 问:

请问教授对于自创下五常制(香港高级程度会考经济科有别于其它科目的制度)多年来的感想?


答Dickson:

当一九八二年我被迫接掌香港中七的经济高考时,一看之前的考生试卷,就认为他们全被教坏了。他们生吞硬吐,答题如放水喉,见题目就把大约有关的背出去,中了香港教育之毒,近于无可救药,何况一般的经济学课本皆胡说八道。我于是跟当时的考试局与教育司署大吵多番,不让他们多管他们毫不知情的学问。

想想吧。今天每年经济高考约一万考生,其中有多少个将会成为经济学家呢?恐怕一个也没有。经济学既不教人赚钱,也不教人改进社会,既然中学修经济的将来成为经济学家的机会近于零,那么在中学选修经济有什么用处呢?答案只一个:利用经济分析的思维给后生小子一点启发,试图把他们的脑子打开。二十多年过去了,有点成绩。香港的学子看事比国内的客观,思想的成见约束较少,分析能力也较强。

换言之,我是利用经济学作为一种思想工具来训练年轻同学的。不易。对政府机构拍台拍凳的行为惹来非议。当年免费在晚上教了中学老师三年,筋疲力尽矣。我深信一般的少年都聪明,只是被教坏了。思想走进了一个死胡同,天才等同废物。想到这一点,当年我立下心肠,考生答题时不动用脑子去想,不能让他及格。只要想,按着基础原理去想,想错了无伤大雅。这是我定下来的原则,虽然试卷太多,改卷的老师水平参差,不容易办得称意。原则对,于是坚持下去。

 

本博客管理员公告:

 

访客想通过“五常问答室”的栏目向张教授提问的,请在下面留言。提问者应注明自己所属的地区、名字。请提问者注意问题的简洁清晰。教授只会有选择地回答部分有价值的题目。管理员有权对问题作适当的修改。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