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1997.05.30)从印象派的画价说起

(1997-05-30 18:54:07)
分类: 五常谈艺术

九十年代初期,由于日本经济一蹶不振,印象派油画市场大幅下降。近三年来,该派的作品有大幅回升的迹象。

黄黑蛮在两年多前介绍朋友买一幅Alfred Sisley的油画。今天该画之价上升了一倍多。在印象派大师中,Sisley的排名比较低,但还算是一级人物。早一年,顶级大师莫奈的一幅油画,算是精品,由开价五百万美元减至三百八十万。据说半年前该画在纽约以八百万美元成交。

艺术有价。好艺术就是好艺术。好艺术罕有。印象派是大好艺术,毋须永远地欺骗所有的人。今天其价回升,应该是意料中事。三年前印象派的画价已跌「定」了一年多,但我迟疑不决,不敢替一个基金下注,走宝之至也。

最近美国两家大甩卖行寄来了五本快要拍卖的印象派画作目录。我是个印象派迷,怎能不花几个为之醉心的晚上,仔细地翻阅一下?西方人对艺术的尊重,处理的细心,比我们炎黄子孙高出不知多少倍。虽然我在大学时选修过三科艺术历史,而其后数十年来,见到有关印象派的书我都要一睹为快,但还是觉得这次翻阅了那几本拍卖目录,获益良多,算是老老实实地上了一课。

拍卖目录所包含的数据,有两点与学术性的艺术书籍不同。第一,是目录中对作者的记录、展览的记录、出版的记录等,都应有尽有。第二,目录中有估价。此外,比较重要的作品,目录中会介绍作者当时的生活,风格的去向,及例举同时期的其它作品。

看了几晚拍卖目录,其大概是值得向读者报道的。

首先要说的是:次一级的印象派高手(说是高手,因为在艺术历史书上他们的名字屡见不鲜),一幅佳作今天价格大约在五十万港元左右。这些二级高手的作品美观,功力不凡,而风格也是明显的。他们的作品与一级大师的唯一不同处,就是没有革命性的创新思想。只差这一点,一级与次级的画价相去大约二十倍。

是的,百多年前的二级印象派高手的画价,在今天比不上我们的陈逸飞、吴冠中等人。陈兄与吴老的艺术当然有分量,但一百年后,他们在世界艺术史上的地位,能不能与上述的二级高手相提而并论,是个有趣的问题。更何况前者的画作,大都是百多年前之物,所以从投资的角度看,选取哪一方似乎不太困难。

第二点要说的是,印象派的画价显然是按作者对艺术的贡献来排列的,而这贡献的衡量,又要按艺术理论为依归。以画作平均计,今天最值钱的画家,首推塞尚,梵高次之,莫奈又次之,跟着是高更、德加,再跟着是雷诺阿,这六个最值钱的艺术家,竟然都是同期的印象派!

有趣的是,也是在同一时期,比上述六大高手的作品美观的——挂在客厅上一般人认为美观的——大有人在。但因为在西方艺术理论的范畴内,美观本身说不上是重要的思想,功夫再高也被降级了。

最后值得一说的,就是前文所述的大甩卖行对西方画作考证的详尽,使我们对这些作品的可信(真实)性没有怀疑。相比之下,在同级的拍卖行中,中国的书画作品,其可信程度相去甚远。这倒不是因为拍卖行故意卖伪作,而是在我们的文化传统下,艺术家没有受到足够的尊重,以致考证的功夫做得差劲。

拍卖行的专家是不可能对每个艺术家都做过深入的研究的。举一个例,西方画作拍卖目录经常提及某某专家为鉴定人。这种做法中国的书画拍卖很少见。最近北京的一些拍卖行试行此法,提出某某专家鉴定为「真」云云,但问题是,我们的专家样样皆「专」,家家都懂,又怎可以说是「专」家呢?

艺术作品,凡是伪作多而又可以鱼目混珠的,真作之价必定下降。近人林风眠的作品如是,朱 瞻的作品也如是。冯叶是林风眠专家;黄贵权是朱 瞻专家。冯、黄是生存于西方人不容易明白的社会文化背景下:他们不愿意开罪朋友,或甚至不愿意开罪自己不认识的卖伪作的人。

私下里,专家朋友乐意对我坦言相告,但公开直说不容易。我自己对某些书法的鉴定颇有把握,但肯定某作是伪作时也往往不好意思公开直说。我想,这是我们社会的一种陋习,是不可取的。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