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 五常谈艺术 |
中国民间可能到处都是宝!不久前看到一幅王铎书法,简直是苏东坡说过的可以「洗瘴毒」的神品,但该作品却没有注录,从来没有出版过。这也可见在中国历史上,官方对艺术作品有随意「征收」的习惯,往往使得民间流传的作品越精,其物主藏之越秘也。
王铎,字觉斯(一五九二——一六五二),是自北宋米芾(一○五一——一一○七)至今的整整九个世纪之中最杰出的书法家。这成就非同小可,因为王铎生存的明末清初,是中国书法的全盛时期,高手屈指难算。但我们今天回顾,王铎还是在同侪中领前,胜出一两个「马位」。
觉斯天分既高,又好书成癖,日夕不断下苦功五十年,再加之创意层出不穷,在书法上能在北宋后独当一面,不足为奇。但「神笔铎」给识者捧到天上去,却还是近二、三十年的事。(他的真作品市价急升,也只是最近两年的事。)
虽然王铎生时书法知名天下,但他归降满清,成了千古罪人,三百多年来,人们要赞也不敢赞出口。今天王铎声名大噪,有两个原因。其一,数十年来日本盛行书法,他们就是不懂「反清复明」那一套,把王铎放在王羲之之上。其二,我们这一代的「政治观」改变了,认为「罪」归「罪」,书法归书法,不可混为一谈。
关于王铎的书法艺术,论之者多矣,这里毋庸细说。我认为对觉斯书法艺术分析得最好的,是今人刘正成所写的《王铎书法评传》(见《中国书法全集——第六十一册,王铎》,一至二十二页)。
我曾对书法老师周慧珺说,单从今天还可以看到的作品(真)来品评,王铎可能是中国历史上的书法第一把手。这个极端的评价,也有两个原因。其一,到了王铎时代,中国出产的纸好墨妙,绫、绢均趋上乘。因此,王铎所好写的巨幅立轴,写得气象万千,北宋时的大书法家是不能办到的。
其二,虽然过了三百五十年,但今天遗留下来的王铎真作品还是不少的。从出版的印本及原作中,我见过的就有二百多件。我曾依据各方资料作过大约(不准确)的估计,今天尚存于世的王铎书法真(拓本不计在内),应该有五百件之谱。
从事书法的人都知道,书法作品可以写得很多,但拿得出来示人的十中无一。大名鼎鼎如董其昌,在今天市场见到的,算是真的作品有的是,然而不可取的颇多。觉斯与众不同之处,是作品不仅多,而且劣作极少。我曾对黄君实打趣说:王铎用笔如神,从心所欲,要怎样变就怎样变,要乱来就乱来,所以市场见到的王铎劣作,都应该是假的吧!
图中所示的王铎手卷,是我所见过的王铎最佳行书作品。在书法上,行书最难写。刘正成选出中国历史上的行书最佳四幅作品,是王羲之的《兰亭叙》,颜真卿的《祭侄稿》、苏东坡的《黄州寒食诗》,与王铎的《赠张抱一行书诗卷》。但我认为,这后者不及附图中「籍籍无名」的手卷。(刘正成对行书「四绝」的选择,大可商榷,因为米芾的行书不可能不入围。)想来刘先生是没有机会看到这手卷吧。
这手卷写于一六四六年。当时五十五岁的王铎,书法进入巅峰状态。那是他降清后一年,有清朝的官职,但没有实权,无所事事,书法朋友散的散,逝的逝,他却成了千古罪人,内心实在不好过,于是寄情于笔墨间。一向在书法上豪气逼人而写来有点造作的他,这时可能万念俱灰,于是随意下笔,半点造作之意也没有。
手卷说明是临唐褚遂良等人之帖的。但王铎很妙:他的「临」是临文字、临内容,却不是临书法。书法是王铎自己的。可能是因为熟记文字内容,所以写时想也不用想,提笔(手卷分明是提笔写的)信手而下,达到了米芾所说的「振迅天真,出于意外」的高境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