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1997.04.25)神来之笔

(1997-04-25 16:58:55)
分类: 五常谈艺术

张五常:神来之笔

 

位于湾仔北的中国文物展览馆,经常有艺术作品展出,是我常到的地方。那里的展品通常水平平平,虽间有名家之作,但往往不大可靠。不过,我还是常去参观,因为他们展出的变化多,五花八门,石头、古玩、古玉、书画、水彩画、苏联画等,好或不好总值得一看。

两星期前,内子和我到该馆参观,像以往一样,事前对其所展什么毫不知情,踏足其间,有什么就看什么。(好几回,到了那里什么也没得看,因为员工正在清理场地,忙于安排「下回」的新展品。)

这次到该馆时,见门外大字写着「明清书画精品展」,心想:这个地方有什么精品呢?殊不知进了场中,第一幅见到的是明代张瑞图的书法。我仔细一看,对内子说:「这幅张瑞图的书法是真,也算是好的,不知道他们卖不卖?」再看第二件作品,我又吓了一跳,说:「这是明末黄道周的书法,虽然不算是精品,但假不了,这个地方为什么突然重要起来了?」

转看第三幅书法作品,我眼前一亮,惊叫一声,说:「这书法显然是大师的作品,但那是谁呀?」心里暗想,字不是王铎,不是董其昌,也不是倪元璐的,明清两朝还有谁有这样的功力呢?

看下款,署名是白阳山人。那是陈淳(一四八三——一五四四),是明代中期的一位重要书画家。陈道复的书法我见过不少,但从来没有见过那样精彩的。那是一件手卷书法作品,大约十五呎长,写的是草书,有数百字之多,不可能是碰运气之作。

欣赏良久,我认定那是难得一见的国宝,于是找到一位场内的办事人,问那陈淳手卷卖不卖的。他笑说不卖,因为场内展出的都是天津博物馆的精选作品。真是有眼不识泰山,冒犯了!

其后黄君实、陈德曦等鉴赏家都不约而同地大赞陈淳这件作品,说从来没有想过陈氏写得出这样令人拍案叫绝的字。

是的,在中国的艺术历史上,陈淳重要,是因为他以书法作画的创意超凡,影响了后来的徐渭、朱耷(八大山人)、郑板桥等高手。但从书法本身的功力看,陈淳却称不上是大师——在行草书法大行其道的明代,陈道复的位置应该在前五名之外。只有这一件手卷,则大可与王铎、倪元璐等书法大师分庭抗礼。

毋庸置疑,该手卷是神来之笔。不是「碰彩」,而是「神来」。

神来之笔,是任何乐于创作的人梦寐以求的。一些人,像明代的文征明,神来之笔似乎永远不会出现;另一些人,像徐渭,神来之笔不很多,但也不少。艺术如是,科学亦如是。

天才绝顶的物理学家爱因斯坦,其创立的「相对论」是神来之笔。今天,好些学者认为,爱氏自「相对论」以后,没有什么值得令人拍案叫绝的「发现」;另一方面,有些专家不明白人的脑子怎可以把相对论想出来的。这样的「神来」,史无先例,仅仅一次也足以惊天动地了。牛顿也有类似的情况:他的三大定律,是他逃避瘟疫的两年中想出来的,之后就再没有什么。

大名鼎鼎的科学家,不会像我们明代的文征明那样,有「大名」而没有「神来」的。然而在科学上,笔笔皆「神」的并不多见。我想来想去,历史上,几乎笔笔皆神的科学家只有一个:达尔文。有些人认为达氏是历史上最伟大的科学家,我有同感。

经济学是一门科学,专业所在,我对它知得较多。恩师艾智仁出道时的一篇文章,题为《进化论与经济原理》的,是神来之笔。其后艾氏的佳作不少,但说不上是「神来」。高斯在一九三七年发表的《公司的本质》与一九六○年发表的《社会耗费问题》,皆神来之作,其它的也就谈不上。但已故的夏理必艭像桴h才,佳作俯拾即是,却没有一篇神品。一九九一年谢世的史德拉是个天才,妙笔生花,文采为当代经济学界之冠,佳作甚多,但称得上是神品的,我却想不出有哪一篇。五十年后,行内人可能不会记得史德拉的大名。差不多凡作皆「神」的经济学者,历史上似乎只有一个:那是四十年多前谢世的、耶鲁大学以他而知名于世的费沙。

纵观上述及其它我所知的众多例子,我不妨在这里为「神来之笔」这个现象作一些总结:

其一,有天才及有学问的人,不一定会有神来之作,但有神来之作的必是天才。(在摄影艺术上,我常说何藩是个天才,因为他的神来之作最明显。)

其二,神来之作的完成不是靠理性分析,而是靠一种灵感。这灵感来去无踪,莫名其妙,但很特别,远非一般人所能想象到的。

其三,除了达尔文、费沙、莫扎特等很少数的人,有神来之笔的天才,其作品大都很不平均——时而精绝,时而粗疏。那是说,一般而言,有神来之笔的人比较怪异,或起码勇于尝试,喜欢在作品上「冒险」一下。

最后一点是:凡是某造诣上有神来之作的人,必定曾经对该造诣埋头苦干过。

世界上有三种天才。一种是没有神助的天才——史德拉是其中一个;一种是偶有神助的天才——陈淳是一例;最后一种屡有神助的天才——像莫扎特——则屈指可数了。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