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张五常
张五常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0
  • 博客访问:228,344
  • 关注人气:228,739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2004.09.07)树大招风

(2004-09-07 08:18:23)
分类: 五常谈艺术

中国在雅典奥运获三十二面金牌,树大招风,在国际上引起震撼。同学传来网上转载的外间报道,冷嘲的多,拍掌的少。大部分是中译,有人怀疑是好事之徒刻意伪作而放到网上去的。我细读内文,不怀疑。这里略说几个例子的内容,附上个人的回应。

(一)《莫斯科时报》说,中国是仿效昔日苏联的计划经济体育制度而把今天的俄罗斯杀下马来的,但其实中国的群众体育基础脆弱,早晚不堪一击。(回应:说中国的体育运动不普及是对的——人烟稠密的国家或地区,普及运动不容易搞起来。另一方面,政府补贴训练体育人材在中国有悠久的日子,只是开放改革后才有今天的成果。更重要是政府不再强迫有天赋的参与训练——天生飞人有选择不赛跑的自由——这与昔日的苏联是不同的。)

(二)日本《读卖新闻》说中国只是女子体育优胜,是一种病态,男子跑不出来就不能摆脱「东亚病夫」的称号。(回应:中国女子的奥运成绩远胜男子的是事实,但不是因为中国重女轻男,而是外地重男轻女——尤其是日本。外地的女子远不及男子那样重视体育,中国的女子就胜来比男子容易了。)

(三)德国《明镜周刊》说中国走的是一条歪路,昔日东德的金牌数字就曾经超越美国,而东德是靠强迫、剥夺运动员的选择自由起家的。(回应:强迫体育——除了学校有体育课程——非善策,但今天的中国强迫体育训练不复存在。政府可能见某人有奇佳的天赋而劝导,或利诱,但没有东德昔日的「强迫」。最近伏明霞的电视访问说得清楚。)

(四)美国《时代周刊》说中国的金牌是虚假的繁荣,因为中国人只为金牌而比赛:选非热门的项目,也不像美国那样,愿意以五面游泳金牌换取一面篮球金牌。(回应:葡萄真的是那么酸的吗?难道美国的运动员跑到雅典不是为了争取金牌吗?美国人的生活水平远比中国的高,因而对金牌没有中国人那样重视。主要的证据,是虽然说愿意以五面游泳金牌换取一面篮球金牌,但美国的篮球在准决赛就被淘汰了。怎么可能呢?美国的篮球水平天下无敌,相近的也没有。他们拿不到这面金牌,因为高手一般惜身,恐怕受伤而损害收入的前途,不参加。如果由任何稍懂篮球的人替美国选奥运篮球队,此队可以让任何其它国家队二十分而胜来容易。)

(五)英国《泰晤士报》远为客气,说在二○○八年的北京奥运,中国可能单靠女子就轻易地赢得比整个美国更多的金牌。(回应:不会那样容易吧!如果真的发生,世界大变矣。不可能,但因为这次奥运成绩的鼓舞,多加四年训练,再加主场之利,二○○八的总金牌数量中国应该超越美国。但人口相差那么远,人均体育水平要追近美国遥遥无期。)

(六)《CNN》的英语原文把中国捧到天上去。不可能是伪作,因为那种写体育的夸张过瘾文笔中国人作不出来。内容说中国有钱,人多,要面子,没有的他们可以抄袭得精确,或者出钱买回来;又说北京奥运的新面目将会雄视地球:无论经济、政治,总之要证明中国高得看不见,毫无疑问的。(回应:我今天为中国当年没有赢得二○○○年的奥运主办权感到高兴。悉尼与雅典的奥运都办得非常好。如果北京主办二○○○年的,可能频频出错,见笑天下。多了两届的经验,应该毕业了。)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