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2004.04.20)经济学被误解了

(2004-04-20 10:25:01)
分类: 五常谈学术

已故的史德拉(G. J. Stigler)数十年前对我说,如果对一个新相识的朋友介绍自己是个物理学家,他会回应:「啊,物理学,我完全不懂。」然后不再说下去。但如果对他说自己是个经济学家,他会回应:「啊,经济学,我完全不懂,但我认为……」然后伟论滔滔,大谈他对经济的各种看法。史老言下之意,是让外人知道你是个经济学家会惹来麻烦。此见非虚也。

我不看计算机,但知道每篇文章都有好些网站转载,读者反响多,一些同学久不久告诉我这些反响怎样说。据云,香港的读者偏于讨论我的观点,但国内的则喜欢提出反对意见。反对无所谓,问题是那些不同之见往往显示着不知经济学为何物,鸡同鸭讲,格格不入。这是史德拉所说的现象了。

经济学的范畴其实很简单。解释现象或人的行为,永远是从利益与成本合并的角度入手,加上一些约束行为的定律(例如需求定律)。变化可以很多,可以搞得妙不可言,或复杂无比,而像其它学问一样,高人与低手的分别可以大的惊人。但范畴还是一样,脱离了就算不上是经济学——或起码不是我知的经济学——是不能彼此研讨的。

我不反对任何人高举民族大义,或赞成投票,或反对专政,但如果你提出这些而不让我意识到有利益与成本的变化含意,我就不认为你说的与经济学有关。四十多年天天在一个范畴内打转,我对任何言论有没有经济理论的内容,判断得很快。不管这内容而反对分析,我不认为你是反对我,而是反对经济学。这样看,绝大部分在网上反对我的分析皆如是:以非经济分析反对经济分析。这也是史德拉所说的现象了。

当然,如果我谈艺术或文学,是另一回事。这些通常不论分析,与科学更扯不上关系。主观之见,一般是不能反对的。

我不认为一个人一定要选修过经济学才可以在经济问题上发表意见,也不是说一个没有读过传统经济学的人不可能成为一个经济学家。当今之世,我没有听过一个没有读过物理的人成为物理学家,但对我影响很大的戴维德(A. Director),不少人认为是二十世纪的一个重要经济学者,只有一个哲学学士。一百零四岁还活着的戴老,曾经是芝加哥大学的名教授,在那里的法律学院教经济,桃李满门,而有口皆碑的芝加哥经济学派,他是个重要元老。

戴维德很少发表文章,但自修读过很多书,日夕思想,学问高不可攀,教人拜服。我不同意香港的大学制度,一个主要原因是这制度不可以容纳戴维德那种人。

我不同意国内的一些网上客的治学态度,但知道国内有不少人——有年轻的也有年长的——走的是戴维德的路。他们自修经济,读不少书,喜欢思考。可惜他们读的主要是中译,一般译得不好,而很多重要的论著是没有中译的。加上他们不容易找到同好的研讨,也没有高人影响,他们的自修际遇是比不上戴维德的了。然而,有几位认识的我欣赏,而不少来信提问的国内同学,说明是自修的,提出的问题比香港的大学生的水平高。

到外地求学的不论,我老是希望见到国内能土产一些重要的经济学者。人口那么多,天赋不后人,求知意欲高,然而,像我那样老了的不论,我还没有见过一位近于半个世纪前的戴维德。中国的教育与学术制度看来有点问题吧。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