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2006.02.10)巧遇奇石记

(2006-02-10 17:58:26)
分类: 五常谈艺术

我是收藏印章石的,有二十多年的经验了。十年来少收,但见到印章石必定好奇地看一下。

那天在路旁见一旧石章,花痕累累,但完整,没有无可挽救的破坏。表面满是污迹,但石质软,指甲不入,有好石的第一个条件。污迹盖着的可见通透,是冻石,也依稀可见是深黄,石以黄为贵也。正在怀疑,出售的妇人说:「先生,快过新年了,出个价吧。」「二十元怎样?」她同意了。

拿石章回家后,用我懂得的方法清洗整理,面目露了出来。是方章,温润,高七点五公分,宽二公分。肯定不是巴林,不是昌化,不是青田,余下来的只可能是寿山。但除了田黄,寿山很少见到类似的石。是田黄吗?不可能吧。有一丝格纹——无格不成田——不否决是田黄。石内很多萝卜丝纹,但不太像田黄那种。有灵气。看了一整晚,不能排除是田黄。大事翻新可能定案,但恐怕会把石上的字磨得不清楚了。

石章底刻上「一目了然」四个字,工不精:「目」字看来过大,把「然」字推得不够位置。章身的两面刻着四行字,补上标点读如下:「江平风尽生,镜面渺千里。丁卯三月八日,张大千自刻。」书法古朴,好的,不像常见的大千先生的字,但我知道他年轻时写过多种字体,石章所见与他早期的相似。那两句诗甚具大千风格:拙中带雅,似通非通,不懂亦懂。「自刻」的那个「自」字,可能指是自己的诗句,也可能早年少刻章,这次自刻作自用。

张大千(一八九九——一九八三)是举足轻重的大画家。丁卯是一九二七年,他二十八岁,时间对,过了鉴证的第一关。该年他在国内,四出漫游名山大川,远在旅居巴西之前,过了第二关。他二十岁左右出家百日,法名大千,还俗后不改,过了第三关。这些不能证实该石章是大千居士所作,只是没有否决。如果真是大千的,价值不小(再如果是田黄不得了)。刀刻的字体不容易推翻或证实。

可不可能某君子刚好有「张大千」之名,刻章自娱,于是机缘巧合呢?机会很小。那两句诗是大千风格,不容易那么巧合雷同。另一方面,「一目了然」这四个字一般刻闲章的不会用,但大千先生什么都可以想出来。

可不可能某好事之徒借用大千的诗句与名字,而赝作此章呢?机会也不高,因为这种仿制游戏通常会选石质较差的从事。

可不可能此石章是今天的复制赝品,加上污迹,骗倒我这位大教授呢?不可能。陈旧如斯,害得我费时清洗,不易办到,而更重要的证据是温润、通透而又没有破裂的如该石章,石的本身之价起码比我付出的高五十倍。

新年除夕,我跑回该路旁找那妇人,要给她二百元过新年,但找她不到,耿耿于怀也。

在路旁向小贩购物,中计的机会当然不小,但那是很有趣的赌眼光游戏。当然要懂得讨价还价,但基本上你要对杂物知得博而深。为了研究价格的厘定与分歧,我在街头巷尾跑了数十年,比一般工作无定的小贩知得多了。要花的时间不少,赚钱免问,但偶有惊喜,把自己认为是买中了的送给亲友,有点意思吧。问题是好些亲友不识时务,要知道我购来何价。骗之不对,说实话又恐怕他们不珍惜,是以为难。

(按:此文写好后把石章给一位朋友看,他认为是田黄——我有怀疑。考查所得,大千先生用过好几方「一目了然」的印章,早期的印章多请外人代刻,后来自己是治印高手。)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