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2005.10.25)接单工业是中国命脉

(2005-10-25 14:15:21)
分类: 五常谈经济

数次提到中国的接单厂家,同情他们,认为他们的存在对国家的经济发展非常重要。这里细说一下吧。

 

一个纯真的接单厂家,其制造的产品没有自己的发明专利,也没有商业秘密或注册商标,厂内没有研究部门,连设计也没有。这些厂家只接单,人家拿出产品设计或样品,叫你依样葫芦地造出来。接单者自设厂房机械,聘请、训练员工,可以做得很大,但利润低得很。

 

外地的采购商如WalmartNordstrom等大客,在中国聘请员工数以千计,到处查询,到处打价,而不少在东南亚各地也有采购代理的。你不做,他家做;中国价高,跑到印度或马来西亚等地区去打价。今天满是廉价劳力的竞争国家那么多,一个接单佬除成本外,每件产品赚几分钱不容易也。

 

我调查过,纯接单的,如果产品常有变化,或性质复杂,或质量要求严格,厂家可以有点利润。好比造纸盒,复杂的有利润,简单的利润毫无,就是亏蚀一点,有时为了养着员工,厂家也把单接下来了。有些接单佬直言,他们要靠出口退税生存。

 

是的,接单生意中国今天做得非常好,无敌天下,是出口增长得那么快的主要原因。这了不起的发展归功于一种有趣的成行成市。以广东及温州一带为例,再大的订单任何有关的厂家都接,自己做不来就发出去。你发给我,我发给你,互相竞争,但有饭同吃,减少了任何一家需要空置机械或多雇员工来应付大订单的需要。这减低了产出的平均成本,交货准时,订单件数近于天文数字的常见,只是赚钱很困难。

 

产品有专利权的外资到中国设厂,赚大钱的机会存在,对这类厂家人民币兑美元升值百分之二十没有大问题,有可能赚钱更多。但接单厂家是另一回事。是的,我认为北京当局过于重视国际大名牌,忽略了接单佬的重要。我认为接单工业是中国经济发展的命脉,因为他们站在工业发展的边际。

 

有人说中国不是世界工厂,而是血汗工场。说得对。但不这样起家中国怎可以发展起来呢?从农转工是重心所在,而要成为经济大国,还有数亿农民要转到工业去。这些农民学识不多,好些连飞机也没有见过(电视见过,真的没有),你要他们跑到城市去作经理吗?搞科技吗?与鬼子佬沟通吗?不可能。他们要从接单的工厂做起,月薪四百加食宿,进入工厂学习,勤奋的逐步爬上去,技艺高了,知识多了,收入自然增加。

 

是这样,就是这样,昔日的香港经济是这样搞起来的。我的父亲昔日是天祥洋行的电镀学徒,先作杂工,那是一个世纪之前的事了。自修识字,他后来被称为香港电镀之父,而跟他一起捱上去的,不少富裕起来。

 

外资名牌能在中国赚钱是好事,替他们高兴。但对中国的整体发展而言,他们的存在比不上接单厂家那样重要。没有外资,中国还可以发展起来,但没有接单工业,顾不及中国的农民转到工业去,像我父亲当年由杂工学起,中国经济是不可能发展起来的。今天长三角搞得风生水起,不要忘记二十年前香港的接单佬跑到珠三角奋不顾身,头破血流。香港昔日的经验—也是今天中国的经验—是接单厂家会像杂工一样,逐步爬上去,有一天会搞起科技来。

 

我认为北京要张大眼睛看着接单工业,我称之为边际工业。不要提升什么最低工资,或搞什么社会福利,而是要维护他们的发展环境。什么电力短缺,医疗失灵,清洁糊涂等,都要改进,而目前最重要的,是汇率的厘定要集中于以接单工业作考虑,其他层面不要管。只要这边际工业发展得好,中国的经济不会有大问题。这是张氏定律。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