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日本科幻作家死后十五年,电脑合成出新作/戴铮

(2012-09-14 17:51:15)
标签:

戴铮

微型小说

人工智能

中华读书报

星新一

分类: 戴铮译著

日本科幻作家死后十五年,电脑合成出新作
戴铮

 

    日本微型小说鼻祖、科幻奇才星新一在逝世15年之后,居然要推出“新作”?即将完成这一壮举的自然是“无所不能”的电脑。公立函馆未来大学教授松原仁日前披露,他正携手作家濑名秀明,通过搭载人工智能的电脑,在分析了星新一的1000篇微型小说之后,力图用电脑自动生成堪称星新一新作的作品。
    作为微型小说(日文称Short-short)的集大成者,星新一创下了作品数量1001篇和销量突破3000万册两项惊人的纪录,被誉为“超时代超人气”的天才作家。松原仁教授详尽分析了星新一惯用的单词、作品的长度、标点符号的数量、同一单词间的距离等,总结出星新一微型小说共通的特征。此后,还将用电脑组合构成故事的各种要素,尝试多种创作方法,最终推出超越星新一的全新作品。
    通过电脑来创作艺术作品,尽管在日本的绘画、音乐、诗歌、俳句、和歌等领域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但对小说创作来说当属首例。之所以锁定星新一为实验目标,原因在于他的作品刻意隐去了具体的年代、地点、环境、事件和人名,剔除了那些可能随着时代的变迁而渐趋陈旧的因素,使之能经受住时间的考验,变得历久弥新。
    松原仁教授表示,电脑自动生成的“星新一新作”将以匿名的方式应征出版社举办的各类文学奖,目标为5年内摘得微型小说大奖。“如果人工智能不光具有理性,还能表现丰富的感性,甚至创作小说,那么电脑对人类来说就会是更为自然的存在。”
    担任该计划顾问的科幻作家协会会长濑名秀明也认为用电脑自动生成小说是一项极为有益的挑战,尽管难以将这样的作品与一般的创作相提并论,但这种尝试能够更进一步地接近人类艺术创造的真髓。
    星新一的次女星玛丽娜十分赞赏这项父亲的“复活计划”,她说,以星新一作品为基础进行人工智能的研究实属首创,若能将父亲的头脑保存下来,并且恢复活力,这简直就是科幻的世界。
“在天国的父亲身为作家,心情也许会有点复杂,可他身为科幻迷,一定会满怀好奇心,全神关注这项计划。”

 

本文转自《中华读书报》,作者:戴铮(特约记者)

 


 

作者介绍

戴铮    1967年生于上海,毕业于复旦大学中文系,现为文汇出版社副编审,上海翻译家协会会员,上海市作家协会会员,主要译作有《毒蘑菇》《酒精考验》《缘分就在你身边》《下流社会》《夜潜者》(《不可告人的夜》)等。自2003年起任《环球时报》《中华读书报》等多家报刊特约记者,发表有关日本文学最新动态的报道500余篇。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