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年未去欣赏冬天的美景
——在北大荒插队的日子里之二
在北大荒待了十年,最遗憾的就是没有在冬天去欣赏一下北大荒的美景。近来在网上浏览,才发现我们逊克县冬天的景色其实是非常美的。我们队里的知青很少在那里过冬,一般都是从十月份开始陆陆续续有人回上海,因为那时收割已经结束,开始打场,多数知青会到十一月、十二月回上海,个别知青会等到分红以后才回上海。绝大多数知青会到第二年五月份回队里。北方与南方最大的区别就在于北方是种一季,到了冬天活儿很少,而南方都在二季以上。而且插队知青和农场、兵团的知青最大的区别就在于:他们每年只有10多天探亲假,而插队知青则来去自由(那里的空气在那个时代里相对来说也是很宽松的,可以说插队知青是一个世外桃源,这是另一篇博文的题材)。
有一年过年我没有回上海,因为队里安排我在油房里干活,所以就没有舍得回上海,在油房里干了整整一个冬天没有休息过。我们那里到了冬天天黑得早,下午三点时就已经黄昏,到四点时天已经黑了,早晨直到九点多才天亮。冬天在油房里干,早晨七八点钟开始干活,到晚上五六点钟回宿舍,感觉就是起早摸黑,而且油房里很暖和,走进房间里就脱了棉衣,一般不会走出房间来。那个冬天,我的感觉就是没有见到过太阳,更不要说去欣赏什么美景了。那年夏天我又去小兴安岭修筑国防公路,每天可以拿足十个工分还有津贴,到年底分红,我除去平时一切开销还分得一千多元,相当于当时青工三四年的工资(按月薪36元算)。那时从上海到生产队乘火车的单程车费才四十九元,如果上海到大连乘船、再从大连乘火车,那只要三十多元。
知青章关星有句口头禅十分实在,他说:要休息还不如回上海休息去。因此,下雨天等不能干活的日子里,有知青出去找活干受到大家取笑时,就会用章关星的话回敬大家:要休息还不如回上海休息去!一两个人找到队长家里,队长一般都能想出个活给你干,如果大家都去找的话那就大家都没活干了。从五月份开始干活,如果到十月底回上海的话,到年底分红扣除一切开销还能分得三四百元。

黑龙江一般在九月下旬开始下雪,如果到年底才回上海,那么打完场后就是上山砍柴了。在没有人迹的深山里走着,深一脚浅一脚的,那时也没有想到过要去欣赏美景。上午十点后上山,如果找到一片密林、手脚又快的话,到十二点或下午一点左右就可下山回来了。当然要多干点干到三点钟回来也可以。冬天去山里干活,自然想尽快结束早点回到暖和的宿舍里。剩下的时间就是知青大家在一起自娱自乐,玩的内容当然是很丰富的,要不就是动脑筋弄点吃的,或者看看书。
文中的图片取自于网络,是逊克县的景色。入冬以后,那样的景色每天看到,但那时就是感觉不到它的美,是因为没有那样的心情。现在再来看看,的确很美。(李重民)
本文刊于《黑土情》杂志2009年6月号《沂州虎屯知青缘(三)》
当年插队在一个富屯里——在北大荒的日子里之一
喝酒吟诗赏月亮——在北大荒的日子里之三
知青本是同根生——在北大荒的日子里之四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