母亲的爪痕——代后记
亨利幸田著 李重民译
《天才爱迪生的秘密——家庭教育7法则》
即将由上海远东出版社出版

有关托马斯·爱迪生与母亲南希的生活方式,我已经写完了。在撰写的过程中,我常常会想起我自己的母亲。20年前我的母亲于77岁时去世。她是一位开朗而精力旺盛的女性。是一位总会让我想起南希的母亲。严厉的时候也是一模一样。
无论痛苦的时候还是悲伤的时候,她都总是在支撑着我的心灵,这一点即使去世以后也没有改变。但是令人奇怪的是,与母亲和蔼的时候相比,我更怀恋母亲严厉时的生活片断。就像托马斯被山毛榉的枝条抽打屁股一样,我在小时候也常常挨打。我至今有时还会在梦中被母亲喊我“希迪奥”的斥骂声而吓醒。
无论被骂得多么严厉,我都能够忍受,因为曾经发生过这样的事情。
记得是10岁之前吧。我是一个十分瘦弱的孩子,被医生诊断为肺浸润,是结核病的前兆。我还是个孩子,我无法理解,据说当时肺结核是不治之症。母亲在我幼年时失去了我的哥哥,因此在母亲的耳朵里,就像是听着恶魔的宣告。
我想起那天夜里母亲帮我洗澡。她仔细地擦完我的身体,突然紧紧地抱着我。我吃惊得想要逃走,但母亲哭了。母亲一边啜泣着一边压低着声音对我说出这样的话。
“希迪奥,妈咪一定要把你的病治好。”
那时,紧紧地抱着我的母亲的爪痕有力地勒进我的后背。我感到一阵锐痛,但不知为什么,我一动没动。我一边觉得疼痛,一边虽是孩子却感觉得到她真的爱我。
我记得就是那个时候,我感觉到了绝对的母爱。
事情已经过去了50年,那时母亲的爪痕留给我的“疼痛”却至今还清晰地留在我的背脊的右侧。我的后背大概始终都会留有那样的感觉,至死都不会消失吧。这是母亲留给我的最好的纪念。
从小学里退学、耳背、大脑袋的托马斯·爱迪生能够欢快而健康地得到成长,背后无疑是有着母亲南希的支撑。如果没有这位母亲,托马斯·爱迪生就只是一位普通的怪人而度过一生吧。
我觉得,母亲南希和孩子托马斯的关系,充满着让弱势的人靠自己的力量站起来生活下去的启示。我写下这本书,是祈愿对努力想要靠自己的脚站起来的人们起哪怕一丁点儿的作用。
在本书执笔期间,我得到了很多朋友的鼓励和建议。尤其是我的搭挡兼爱迪生研究专家比尔·安德洛勒先生、亲密的朋友泉俊二先生、若尾龙彦先生、桐谷章先生、北冈和义先生、富泽正幸先生、浜田和幸先生、斋藤柳光先生、还有横田康子女士,关于本书的策划和体例,他们向我提出了数不清的建议。同时,给予我关照的乐乐道夫先生、足立光二先生、讲谈社的编辑土门康男先生、大崎文子小姐以及其他的朋友们,我出自内心地向大家表示我的感谢。
美国律师亨利幸田
2006年2月11日于加利福尼亚州帕西菲克帕里赛兹的自宅里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