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学期给蕊寄了两次包裹,都是大箱子。相当于一个月寄一次。
第一次主要寄秋冬衣服。上周寄了毛毯、围巾、手套、靴子、零食等。基本是按照她的要求寄。
最近几天又要求寄奶粉,再买点上周那种饼干,再就是买条小脚裤。
我一般都答应,尽量满足。
在我自己的人生中,收到过无数包裹。对包裹里的内容记得并不清楚,只记得每次收到东西都很快乐。
前天同学聚会,有人记得住过去的细节,我则只记得住印象和心情。
我保存了全部明信片和贺卡,其实就是保存了收到这些信物时的心情。
妈妈每年春节前都会寄来香肠和腊肉。其实我们已经不大喜欢吃烟熏食品,但是每次她说要给我寄时都很高兴,收到的第一时间要煮来尝鲜,然后汇报说很好吃。
有时候听蕊安排时,想说“你自己去买吧”,转念一想“这些寄来寄去的故事也许将来会成为她想念我们的美好记忆吧”。于是说出来的都是“好的,买好了给你寄去。”
蕊10月7号发短信问我她这个月的生活费是多少,我再次肯定是1000元。她九月份的开销有些稀里糊涂,超标了。我知道她想提高标准,但原则是要坚持的。
她明白要妈妈寄包裹,既可解决生活所需,又可控制生活成本;妈妈虽然看清了她内心的小九九,但也心甘情愿。
我妈妈保存有当年给我汇款的存根。
现在是通过短信掌握她的帐户动态,还有帐户查询。全然没了过去那种汇款、写信、回信的过程。只有寄包裹,需要自己亲笔写运单。
很多人羡慕我们:孩子不在身边自由了。其实得与失的矛盾只有自己能够体味。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