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金岩石:从美国的次级抵押债风波看金融调控

(2007-09-04 18:15:34)
标签:

证券/理财

分类: 投资.com
  

    国际金融市场风云变幻,不断出现一些小题大做的“亚马逊蝴蝶”,最近被热炒的美国次级抵押债风波就是一例。看看网上相关文章得的标题,真是“山雨欲来风满楼”。次级抵押债是美国金融市场资产证券化的一个品种,发行总规模在6000亿美元以上,原来只有对低信用等级客户群体发放的住房抵押贷款,最近几年由于房价上升,增加了一些以住房净值(Home Equity)增量为抵押品的额度,加起来也不会超过一万亿美元。美联储主席伯南克估计,这次危机造成的损失大约有一千亿美元。

 

    一万个亿的市场损失一千个亿,10%的亏损对这个市场本身来说当然非同小可。但是由此波及到全美国,全世界,再到亚洲,中国,影响必然越来越小,乃至于微不足道。按照最高的统计数字,中国六大银行涉及的总金额为49.2亿美元,就算这个数字可靠,按十分之一折算,也不过五亿美元。国人看到美国出事了,半是幸灾乐祸,半是小题大做,再联系到近日的股市调整,结果是把美国一个大事中国一个小事无限放大了。在我看来,近期的股市调整和美国的次级债风波没有关系,只是一次常规性的技术调整。用月度涨跌幅度看股市波动,每次超常暴涨都会在之后的两个月内发生高位回调。所谓“超常”暴涨,我以月度涨幅15%以上计算,去年12月一次,后来发生了“2.27”暴跌;今年4月一次,后来发生了“5.30”风波;今年7月又一次,近期将回调5-10%,最多碰到沪指4400就差不多了,美国的次级债风波只不过是股市高位回调的一个借口。

 

    从美国次级抵押债风波应该看到的是金融市场的全球化及其调控艺术,欧美各国央行的反应如此迅速,措施如此一致。证券化的金融业极大地提高了各国金融市场的关联度,并因此形成了各国金融调控手段的趋同。不仅是调控工具的趋同,而且是调控时间的趋同。金融调控如同消防救灾,平日多说少做,重在风险提示,追踪预警,战时雷厉风行,重在切断火源,减少扩散。在家家户户烧火煮饭的时候,消防队员的水龙头一定是不受欢乐的,但是火灾一旦发生,消防水龙便是救星。由此来看新华社的“8.12”社论,健康稳定发展六个字,简约高调,极具现代金融调控的艺术风格和大师风范。

 

    在股市暴涨时呼吁政府干预,其实是一个善意的陷阱。如果把功夫用在“灭火”而非“救灾”,金融调控者就常会成为篝火舞会的不速之客,而且疲于奔命,防不胜防。一旦灾难真的来了,反而会顾此失彼,束手无策。作为学者,鼓吹政府干预股市而不说明应在何时用何手段,就好比江湖医生看病,口中念念有词,开药不给处方。金融调控永远都是双刃剑,不动则已,动辄伤人,所以永远不是免费午餐,而是两害相权取其轻的选择。

 

    美国的次级抵押债风波已经接近尾声了,但是全球金融市场的震荡是否意味着更深层次的金融危机正在酝酿?这是一个永远也没有结论的问题,因为金融危机的发生总是晴天霹雳,几乎无法预测。索罗斯先生攻击泰国货币时绝对没有想到会演化为亚洲金融危机,美国1987年10月的“黑色星期一”至今也没有找到原因。纳斯达克市场崩盘前的一个月内,华尔街发布的四百多份研究报告只有五份建议卖出。所以金融危机永远是防不胜防,又不得不防。那末投资人应该如何防范这样的意外之灾呢?一句话:看住赔的才能赚。

 

    理性人的投资行为是想赚不想赔,所以入市的动机就是能赚多少。由于想赚看赚,所以赔了不卖,小赚即欢,最后总是大赔小赚,最后潇洒几回,白忙一场。多数投资人的决策是在有限理性和非理性之间的状态做出的,要克服市场的不确定性,必须克服人性的行为缺陷,才能够超越投资的道听途说和看图识字阶段,开始经营风险。股票的价值和公司的价值并不相同,因为股票的价值主要由投资者决定,公司的价值主要由经营者决定,这是两个行为坐标,两种市场机制,只有在足够长的长期(至少10年以上),二者才有可能合一。因此换一个思维角度,每一笔投资都先想赔多少为止,你就有了风险经营的意识,这样任何意外之灾的发生也不会让你出局,盈利的机会就会不断呼唤你的参与。和政府的金融调控一样,投资人也不要期盼有未卜先知的天赋,而应该把经营风险的功夫用在事后。

 

                2007-8-18于南京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