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家书

(2006-03-17 16:56:14)
分类: 生活.com

 

 

女儿暑假从老家回来,带来公公给我们写的一封信。土黄色、印着市丝织厂名的牛皮信封,印着县档案局字头的双红线薄信纸,蓝黑墨水,是用吸水钢笔写的。

 

我给先生说:“闭上眼睛我都知道信的内容!”但还是摊开细细地读了起来。

 

抬头是我们俩的名字。

内容与以往有所不同。重点是关于子女的教育:其一是说独生子女可适当体罚,古训的“棍棒底下出好汉”不无道理。要我们备一竹条、不要用手打。说是竹条容易掌握轻重,打起来既有痛感,于身体又无大碍。但初中后便不能再循此法了,因为此时孩子的心智已经长大。其二是说他建立了一个奖学机制。三个孙子女如若考上北大、清华等一流学校,每人奖励一万元,其他重点大学奖励五千元,普通大学奖励三千元。目下基金已经准备好,到时候有可能提高。(目下三个孙子女的年龄分别是11岁、4岁半、4岁)

最后还是那一句:出门在外,要胆大心细,注意安全。

落名:父  ********日字。

 

先生共三兄妹。姐姐在老家跟着婆婆住,妹妹在首都,我们在特区。中年时期,老两口因故离异。婆婆在首都和特区间流动,公公不愿跟随子女,独守家中三房。家人均评价老头儿清高、固执守旧,脾气臭。我没有这种感觉,认为公公倔强中透露着雅儒,是个帅帅的老书生。

 

我们每年概会收到来自他的一、两封信。春节前后,无论我们是否回老家,都有一封。一个主要内容是用易经八卦分析我们新年中的事业、金钱、身体等各方面的运势,每次都指出不可全信,也不可不信。其他便是一些关于人生、金钱、为人处事的道理。譬如说:钱这个东西,不可没有,多一点固然好,但也不能一味钻进去。生不带来、死不带走。出门在外,不要惹事。但是有些人你不惹他,他却要来欺负你,这时候你就要适当反抗。等等。

用小姑子的话说:“都是些大道理!”我还是用心记住了。虽然不会遵其道,但是想解其心。

 

先生曾给我写过一百多封信,把我娶到手就撂笔了。我曾经看不惯他不回信的恶习,便充当写手。不料几次往返后,公公某次回信对儿子的懒惰很不满意,说他不想总是听“录音”!我于是退出了“录音机”的角色。这些年他的信就有来无回了。

 

婆婆絮叨这个暑假见到的公公变了很多。脾气变好了,但是很啰嗦。变邋遢了,放着我们买的新衣服不穿,把儿子学生时代的旧衣服翻出来穿。饭量变小了,以前喝了酒还能吃三碗饭,现在最多只能吃两碗。瘦了许多,皮带扎着的裤子感觉好像没有穿正。……

 

公公在今年春天的封信中写到:“写信这种方式对于你们来说既浪费时间,又伤神。现在社会通信发达了,不用写信便能知晓彼此的状况。你们工作繁忙,不必费心给我回信了。”

 

雨下了三天,到今天渗透出一些凉意。我寻思着抽空再当一回“录音机”。

                                                                              2005-8-19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