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我喜爱的沪剧《红灯记》经典唱段

(2014-11-10 23:30:50)
标签:

沪剧

红灯记

茅善玉

马莉莉

钱思剑

分类: 09文艺体育

选段1:我家的表叔数不清;    选段2:红灯是我们的传家宝

 

 选段3:是红灯使我们三姓成了一家人;   选段4:我定要高举红灯闹革命

 

选段5:迎寒风含愤赴刑场  

 

 选段6:孩儿虽死无愧我一生      选段7:我爹传下无价宝

 

 选段8:沿着前人的道路向前进

 

     听了陕北姑娘王二妮演唱的秦腔“红灯记”选段“打不尽豺狼决不下战场”(详见我的微博),也让我想起家乡沪剧的这出戏来。

    回忆65年上高中时,我也参与学校沪剧团这出戏的演出,当时没有今天的电脑网络,只是通过收音机来学戏。后来几十年的东北生活,收看不到上海的电视节目,偶尔在央视11戏剧频道能够观赏到一二出家乡戏,每年去上海探亲时,我都要到音像商店购买沪越剧的磁带和光盘,当然大多是零星唱段或者卡拉OK。如今家里的抽屉里保存着许多这方面的磁带和VCD光盘。我爱好家乡的戏曲,一生中却从未有机会到真正的剧场看过一场沪剧戏,

    说起来更遗憾的是,我甚至不知道04年上海沪剧团重版并演出《红灯记》,而且是由著名演员茅善玉来主演李铁梅。也是过了六、七年后,一次偶尔的机会,看到文汇报的一篇报道(见下图),后在土豆网上搜索到全剧本的视频(上海电视台“七彩戏剧”节目)。观赏后,感到这可能是当时上海地区最强的演出阵营了吧,由钱思剑、马莉莉和茅善玉分别扮演李玉和、李奶奶和李铁梅,不管从形像还是从表演、唱功,这三位都是很棒的。屈指算起来,当年参演时的茅善玉已四十有三,但艺术家的水平往往不以年龄来恒量,你看她扮演的铁梅一点也不逊色于老版沪剧“红灯记”里的韩玉敏,也不输给京剧样板戏《红灯记》里的刘长瑜。茅善玉的表演清新自然,富有灵气,尤其是她的唱腔圆润甜美,情深味浓,上海话说唱功底无可挑剔(感觉到:这个新版《红灯记》对某些称谓的发音尽量做到普通话化,如铁梅叫“爹爹”和“奶奶”的发音就是北方人的常见称呼,让更多观众听起来更为顺耳。还有一些语言和唱词词汇的表达也趋于普通话式处理,这对沪剧的立根和普及很有益处)。我最喜爱的莜爱琴演唱风格在茅善玉身上得到了体现和传承。希望茅善玉把莜爱琴未成的沪剧事业更加发扬广大,作为一份非物质遗产财富移交给下一代有志向的沪剧继承人。

    为了方便自己欣赏(也是思念家乡和年青时代的一种方式),也为了方便沪剧爱好者欣赏和保存04版《红灯记》里的经典唱腔。我费了些力气,把土豆网提供的沪剧《红灯记》全剧转换为适合pre软件编辑的分辨率和格式,经过剪辑(8个经典选段)、合成后,再转换成上传优酷网站的格式,之后将优酷审核后的选段一一分享到本人的新浪博客(微博)之上。分别是:选段1“我家的表叔数不清”、选段2“红灯是我们的传家宝”、选段3“是红灯使我们三姓成了一家人”、选段4“我定要高举红灯闹革命”、选段5“迎寒风含愤赴刑场”、选段6“孩儿虽死无愧我一生”、选段7“我爹传下无价宝”和选段8“沿着前人的道路向前进”(大部分唱词保留了64年版的内容,听起来十分亲切、经典)。一些北方朋友听大不懂沪剧语音,好在屏幕下方添有唱词字幕,使能看懂和欣赏的。

 

我喜爱的沪剧《红灯记》经典唱段

(完)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