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托起明天的太阳(下)

(2011-10-25 12:03:01)
标签:

南京婚礼盛典

上海虹桥车站

日本留学

女儿出嫁

托起的太阳

分类: 10感人故事

    10月7日上午9点,我与爱人应同事老D夫妇的邀请,乘上G2次高铁动车从上海虹桥火车站出发,以“娘家客”的身份,赴南京参加娇娇的新婚盛典。

 

托起明天的太阳(下)

 

    高速动车以300公里/小时左右的速度呼啸向北奔驰,我的思维象快速向后行进的江南景色一样,又退回到五年半前娇娇乘机离连赴日求学的那一天。当天送别娇娇从机场回来,我以《托起明天的太阳》(上)为题,记载了娇娇从25岁起刻苦自学,从一名宾馆服务员,考上某外国语学院成人日语班、再自费赴省里参加日语定级考试、以及报考日本某名牌大学经济学系的经历。09年9月,我又以《托起明天的太阳(中)》为题,记载了娇娇留日期间,一边攻读经济学硕士、一边打工挣学费和生活费等经历,娇娇的故事感动过许多博友。我在结尾这样写道:“在她成才路上也有令人“烦忧”事情,就是她本人的婚姻大事。她出国时芳龄二十五,三年半过后的今年,虚岁已经二十九岁,”当时有博友在评论中说:“这也是白山大哥留下的悬念。”现在可以告诉大家,这个悬念在她虚岁31岁时终于被她自己解开,我与爱人赴南京,就是去见证这个谜底,去感受她心中的另一个太阳。

 

    原来,两年前,就在娇娇硕士毕业,准备读博期间,经人介绍结识了一位早她几年留学日本,已在当地就业的南京藉小伙CP,真是老天安排的缘分,两人一见钟情,经一段时间交往,今年年初俩人回国,与双方父母见面。他们在连期间,我与爱人也应邀赴宴,帮助老D夫妇相亲。经了解,此小伙的父亲是南京某部一位高级军官,家庭条件很好,但他本人不想依赖父母特权,自己出国打工念书和创业。尽管他们在连的时间很短,但经过交谈和了解,我与娇娇父母的眼光一致,认为CP小伙除了不善言谈外,其他各方面条件都很不错。当娇娇随CP飞抵南京与未来公婆见面时,娇娇的人品、外貌和学问也得到CP亲属们的首肯,特别是CP的妈妈,几天下来,就认定娇娇就是她心目中期待的儿媳妇。为此,CP的父母还亲自飞抵大连考察娇娇的家庭,还观看了我拍摄的娇娇离连之日的录像片,除经济条件赶不上南京家庭外,工人家庭的本份,北方人的豪爽,令南京亲家无瑕可挑剔。就这样,半年后,他俩在日本某地的中国领事馆领取了结婚证,婚期就定在10月9日这一天。就在他俩准备回国完婚前夕,CP接到日本政府通知,他盼望已久的“久住证”审批下来,意味着家属娇娇亦可享受相等的“绿卡”权利,可谓双喜临门。

 

    仅一小时零七分钟,我俩乘坐的高速动车就抵达南京南站。按约定,会有人通过手机联系的方式来接站。一走出车厢,我的手机铃声即响起,原来是CP的母亲和小舅亲自开车来接站了。我俩心里有些惶恐,因为我俩既不是女方亲属,更从未与亲家人有过交情,只是应女方邀请出席婚礼的“娘家客”而已。见了面都不知道应该如何称呼。好在亲家母(随同事老D称呼吧)非常随和和健谈,在汽车上一会儿就交谈得热热乎乎。那位小舅不是司机,他可是温州一企业大老板,昨天刚从温州来南京,帮助他姐姐照料外甥的亲事。这不我们一来就先沾光了。当我们来到下榻的宾馆(离亲家住宅楼房只相隔一道墙),不一会儿,老D夫妇和其弟一行三人,也被亲家父从南京机场接到宾馆。至此,娘家客一行五人从南北方向相聚在南京。噢,这里忘了交代了,CP和娇娇从日本福岗途经上海早我们二天抵达南京,正随婚庆公司外出拍摄室内和野外婚册照片,还要去试穿选订婚纱衣服,忙得个不亦乐乎!自不能来照应我们,这也是预料之中的事。我们五位远道客人地生疏,根本插不上婚礼预备事务,七、八号用了二个半天,抽空去了一趟莫愁湖和玄武湖景点游览。我俩更轻松些,随大学同学ZX(菲Ya的姥爷)游览了夫子庙,乘船夜游秦淮湖,可谓不虚此行。当天晚上娇娇与CP来房间看望我们,将一件在日本买的格子衬衫送给我(我出席婚礼时就穿了),想不到在南京,让我先感受到游子娇娇托起的那轮太阳之温暖。

 

    八日晚上,同事老D的弟弟告诉我,娇娇的婚礼庆典时间定在次日晚上举行,他表示不理解南方人的这种习俗,北方人一般是将二婚的庆典放在晚上的。我告诉他,上海人办婚庆也是安排在晚上,据说是考虑到白天许多宾客上班,不便于请假来喝喜酒的缘故。当晚我上网查讯一下,有资料表明,自从中国有婚礼仪式的记载开始婚礼就是在晚上进行的。如《白虎经》中有较详细记录,从“婚”字看,是由“女”“日”“氏”三字组成,它的意思是一个女子在日下的时候改变自己的姓氏,所以晚上举办婚礼也是符合传统习俗的,晚上举办婚礼可留出充余时间做各项准备工作,让新郎新娘前一晚上更好休息,便于更多宾客有时间来庆贺,还可利用灯光烛光增加婚庆的浪漫色彩等。不管怎样吧,我们来南京得入乡随俗,我们下榻的宾馆临时充当“娘家”所在地,当天晚上,娇娇就与妈妈睡在宾馆房间里。

 

    九日一早,化妆师就开始给娇娇化妆,九点多钟,夫家人给“娘家”房间送来了一封喜帖、一个“子孙宝桶”和一对红梳子。我不懂这是啥习俗。后来问了一下,据说子孙宝桶,是保佑子孙万代,多福多寿的喜庆吉祥物,而子孙宝桶有三件:马桶,脚盆,水桶(为子孙三宝)是民间嫁装中最基本的必备物之一。马桶亦称子孙宝桶,寓意早生儿女健康;脚盆亦称聚福宝盆,寓意健康富足;水桶亦称财势宝桶,寓意勤奋上进事业有成。想必为简化,只用一只宝桶代表包容全部寓意。而一对红梳子,表示“白头偕老、一辈子纠缠到老、结发同心”的寓意,包含了家人的美好祝愿,表达了新人爱意的传递。其实,现化人已经淡化了旧俗的繁文缛节,只是从旧时记忆中捡起零碎的习俗,就怕对方亲家挑个不是,而影响了婚礼的顺利进行。其实嘛,老D夫妇们也不太在意这些旧习俗,更何况他们哪懂得南方人最常用的“马桶”里的概念。十点多钟,我与老D弟弟一起下楼,在宾馆院子地上安放好鞭炮,迎接新郎来接新娘。老D弟弟也不知从哪儿学来的北方习俗,用几张大红纸将院子里的阴沟口盖住,说是以防喜气流走。我顾不得帮他,一个人忙于调试摄像机和照相机。等了一会儿,几辆贴着双喜字、系着红绸花的轿车开进院子,立刻鞭炮齐鸣,彩弹冲天而起,我边拍摄边跟着新郎伴郎上电梯,一起来到“娘家”房间。也不知道是哪儿的风俗,新郎的小舅妈和几个女孩子守在门口不让进,一起伸手向新郎要红包。新郎敲门用中日英文“恳求”了足足有十分钟,终于“感动”了新娘,让新郎进入,他先在新娘坐的床前半跪下,献上一支红玫瑰,请求新娘嫁给他,娇娇倒也痛快,立即一声“好哇”,把房间里的大家乐得都笑起来。接下来,是在专业摄像师的导演下,拍摄了新郎新娘吃汤圆,新女婿给岳父母献茶,岳父母送红包,再由新郎抱起新娘走出房间的镜头。终于迎亲程序完毕,娘家人一起来到宾馆大门前,挥手送别迎亲车队离开“娘家”。

 

    由于老D亲家的家离得很近,迎亲车队将新娘接走去市区转一圈才回家,一小时后,亲家在我们下榻的宾馆摆下宴席,招待我们以及从远方来的其他亲戚朋友。下午五点半钟,一辆大轿车将我们拉到一家名为“东宫”的大酒店,一同出席娇娇的新婚盛典。要说婚礼仪式程序南北方都差不多,全靠场面布置的气氛和主持人的一张嘴。这次主持人是一位年轻小伙子,在他的掌控下,将新婚庆典办得很精彩。令我感动的有三个镜头:一是在追光灯的照耀下,娇娇手挽着父亲的手臂走到前台,由老D将女儿的手牵托到女婿手上,此时,我透过摄像机的窗口发现娇娇的母亲流下了眼泪,让我心头颤了一下,握摄像机的手也颤抖起来。二是曾经是新郎老师和其父母好友的证婚人(将军级人物)一番即兴发言,让宾客对新郎新娘的品德、经历和成就有所了解,非常地难能可贵。我将他表述娇娇的一段话摘录于下:“站在我这一边的娇娇小姐是一位世界名模级的美女,她在国内读完本科以后,也是考上了日本的硕士研究生,在完成硕士学业以后,现在一边工作,一边还在攻读博士学位,是一位在读的女博士,不但人长得好,其他各方面都很优秀。所以,我的学生CP能够娶到娇娇小姐可说是三生有幸。”讲到此时,宾客席上爆发出热烈掌声,其实证婚人说得一点也不过分,新郎CP在娇娇的帮助下,在各方面都有提高和改善,如在待人接物方面,CP变得比以前健谈,变得会关心他人了,这点还是CP的妈妈发现并告诉我们的。三是娇娇在婚礼上不仅婷婷玉立,更是磊磊大方。特别是她所行日本式的躹躬时,更显出她端庄优雅,气质过人。也让我想起有关她的小故事。刚进日本大学时,由于她刻苦学习,进步很快,每次上课中,日本教授问大家有无问题时,没人敢于提问,却是她能够提出自己的见解,得到老师的夸奖,并号召同学们向她学习。当她所在学校举办世界级学术研讨会时,因为她能够应用中日英三国语言交流,故学校指定她负责接待工作。在打工的商场只有她一名中国人,她以良好素养接待客人,增加了商场的收入,从而得到老板的夸奖和重用。近期领到“久居证”后,在她主持下,小俩口已经在策划如何将在日本的业务与国内业务结合起来。她经常在skype上与我交流,我记得她曾经说过:“我一生每个重要阶段都会遇到贵人,因为他们是我热爱的人,他们才是我的贵人。”我不禁为她心坎里的一片阳光灿烂而默默喝彩。

 

托起明天的太阳(下)
我把女儿牵托给你,请你关爱她到永远!


托起明天的太阳(下)
斟上一杯红葡萄酒,让我们甜蜜过一生。

 

    婚礼后的次日清晨,我与爱人就乘坐MU2771航班从南京飞回大连。我没告诉娇娇出发的时间,让她尽情享受新婚之夜的美妙和幸福。当飞机冲向上空的时候,一轮朝阳正从东方地平线上冉冉升起,低头遥望古老的南京城,正飘浮在红彤彤的云彩中。我借着阳光的光芒,传递着对新人的祝福:愿你们托起的太阳永远这样的灿烂和红火。

 

(后记:返回大连后,我用四天的时间,以《女儿出嫁了》为题,将在南京拍摄的娇娇和CP的婚礼盛典制作成DVD录像光盘(约45分钟),作为礼物送给一对新人。老D夫妇将此片在10月15日女方回门酒宴上进行了播放,让更多的亲戚朋友们感受由娇娇和CP共同托起的那轮太阳的温暖。)


(完)

未经同意,请勿转帖。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