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购票真是好

标签:
机票火车票网络购票中行高速动车杂谈 |
分类: 04旅游记事 |
我与爱人计划于10月3日返沪探亲(看望九旬老母亲),再去南京参加一个婚礼庆典,选择在网络预定往返机票和中途火车票,真没想到,用此方法不求人,不费事,还节省了许多费用,人未出发,一向令人担忧的购票问题一锤搞定,到那天,心情舒畅地踏上旅途,岂不美哉!
回想七十年代,那时候返沪,主要是乘远洋轮船,近40小时海上飘波不算,去买票更是一件苦差事,特别逢年过节,得前一晚上去码头售票窗口排队,旅客还自己组织发顺序小票。那个时候虽然也有飞机,但不仅班次少,普通百姓也坐不起。至于乘火车,由于大连地处辽东半岛最南端,必须要二次转车、经沈阳、绕渤海湾再南下,不仅路途远,价格贵,买票更是麻烦。后来,铁路终于开通直达上海的火车,又成了热门车次,人多票更难买。有一次,我想尝试坐一次,买不着票,就人托人,到铁路局某部门拿票,跑了好几趟,欠了不少人情。从90年代末起,随着航空事业发展和经济条件好转,乘坐飞机就不成了难事,购票也方便多了,不少航空公司代售点实施送票上门,但人家是要赚钱的,旅客往往拿不到航空公司提供的最低价格,也会错过最佳时间航班。
因为有去年在网络购机票的经验,几天前,我在网络登录了东方航空的网页(http://www.ceair.com/),经查讯,从9月底至10月2日的机票白天航班几乎都是全价,3日有三个航班打4至6折,而且时间段可以接受。返程票南京航班同样如此,稍错过黄金日期一天,折价很大,对于我辈是很适合的,当即订购,立刻,网站提供购票成功的文件供下载,并有信息上传到手机中。
至于网上订购火车票,在我国也算是新鲜事,因为中国铁路客户服务中心(http://www.12306.cn)预售车票也是不长时间的事情,而且主要还在开通高速动车的路线上实行。我在订购中积累一些经验,讲出来也给大家提个醒。
进入中国铁路服务中心网站后,首次你要注册,当你点击网页左侧“购票”后,你就需要进行实名制填写,包括姓名,证件和手机号码,固定电话和电子邮件等。这些信息必须真实,是服务中心与你沟通的渠道。注册成功后,你即可以登录,就有“欢迎您”的字样,并有“请您预订”车票的链接,链接后即进入“车票查询”,你可填入“出发地”、“目的地”和“出发日期”,点击“查询”按钮,即刻在下方展示详细的车次、区间和余票信息。你即可在存有余票、满意车次后面实施预购票,同时可以添加同路人证件号码和小孩票等,几次展示票面供本人核实无误后,即可通过网上银行进行付款,交易成功后,即提供票面文件(表明有车厢和座位号码)供下载,并给手机转来订购成功的信息。只要凭本人身份证即可在验票口进站上车。我在订购时由于可供选择的车次(上海虹桥至南京南站)挺多,为了与接站对方确定时间,我进行过几次预订后的取消操作,结果当天被网络限制操作。再有在网上付款时,突然发现付款银行中居然没有建行(不可思议),好在我还有中行卡,但卡中缺钱,无奈只得再去营业所存钱,再回家付款,又发现无网上转款权限,由于不知自己在网上也可开通,又耽误了去营业所讯问的时间。一波三折,终于购票成功。次日再看我购票的车次,已经全部售完。看来网上购票也得当机立断。
有人担心网络付款的不安全,现今有钓鱼网站专门盗取银行账户,我觉得只要你登录正确网址的购票网站(如上述二个网址),特别是要进入真正的银行网站转款,就可以确保安全的。就拿中行网上银行来讲,从登录至付款设置了五道大关:输入中行安全插件,登录进网(用户名,密码和确认码),自设的欢迎词确认,提供手机指令,输入动态口令,应该讲防备力度是很到位的。令我很信任和欣赏。当然,别的银行也各有高招,在这里就不一一介绍了。国庆节前,铁路宣布对全国动车全面开通网上售票,把我国网络购票事业推向一个新高峰,这条路走得对,应用高新信息网络技术,发展铁路运输的科学管理,真是一件利国利民的好事,网络购票真是好。
补记:10月10日上午,我俩乘坐MU2771航班从南京飞抵大连,结束了为期8天的探亲旅游行程。所见所闻证实了网络购票是很可靠。在大连和南京机场,都只需凭二代身份证去换取登机卡和寄行李,很准确和方便。在上海虹桥火车站,由于我们不需要保留书面票据,只需要在进站口自动检票机的蓝色椭圆标记前“出示”一下二代身份证(见下图),检票机的屏幕上就会显示“资料齐全”等字样,放行小门自动打开供你进站上车。如果你需要保留书面票据,就要去买票窗口或电子购票机上打印纸质车票(我未看到,是同事介绍的)。
(完)
未经同意,请勿转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