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缺水的眼泪

(2010-03-31 07:48:55)
标签:

西南地区

旱情

云南段丽娟

缺水

眼泪

杂谈

分类: 01漫话评说

前天晚上,我在电视里观看了中央台报道的西南地区缺水的新闻节目,记者现场采访云南弥勒散坡希望小学的几位学生,在他们的课桌里都藏着外地救援的几瓶纯净水。当记者问到其中一位名叫段丽娟的小女孩:“每天喝多少水?为啥自己不喝,要攒起来?”丽娟小朋友说:“每天渴大了就喝一小口,我的爸爸妈妈在家里也没水喝,我要带回家给他们喝”时,一个特写镜头将我惊呆了,在小丽娟那黑白分明的大眼睛里滚出了一串闪闪泪珠(点击此处浏览网上视频),登时我的心被重重地撞击,我的眼睛湿润了……

 

这二天里,这一双滚动着泪珠的大眼睛老在我眼前晃动,也许这个镜头也感动了许多人,昨晚新闻节目又报道了记者跟随小丽娟走一路山路,来到她家里采访的镜头。这次,我提前拿起来了相机拍摄下了几幅镜头:由小丽娟带回家的几瓶纯净水摆在地上,都是她从每天分得的一瓶饮用水中省下来的,只有弟弟喝了一瓶;记者问她的爸爸,你喝不喝女儿拿回的纯净水时,她爸爸说:“我不喝,将好水留给孩子喝”;小丽娟在做作文,记者让她读一下写了些什么内容,她读了“让爸爸妈妈有更多的水喝”。看到这里,我的心里一阵心酸,眼泪禁不住夺眶而出……

 

缺水的眼泪


缺水的眼泪

 

缺水的眼泪

缺水的眼泪

缺水的眼泪

缺水的眼泪

眼泪,缺水的眼泪,流淌在这位普通的四年级小学生眼睛里,也许在平时会很平常,但今天却何等的震撼人心,我不得不赞佩新闻工作者的采访水平,充分反映了西南地区的缺水实情以及在灾难中人民互助的典型事例,这个几分钟的视频报道所泛起的感动效应不亚于洋洋洒洒的长篇文章,使全国人民更加关注灾区的旱情,关心遭灾的弱势群体,主动地伸出援助之手。然而,我要说的不仅仅这些,让我受感动的是这位可爱农村小姑娘那棵纯洁的童心,我在探究,为啥她小小年纪会讲出如此孝顺、懂事的话来,会做出许多城市孩子很难做到的事情?我在想,假设在我们所在的城市里,同样遇到严重缺水的实情,在同样的四年级班级里,发给每位小学生每天一瓶纯净水,会出现几位小丽娟式的好学生?其结果我很茫然。这让我想起一位亲戚的孩子,从小养成喝饮料的习性,连吃饭都要就着饮料喝,谁的话都不听,很难相信这样的孩子会成为小丽娟式的人物。这是为什么?论教学水平,农村的学校硬软件都不如城市的;论家庭教育,农村的家庭更不如城市的家庭。同样年龄的孩子,为啥差距会那么大呢?我想来想去,也许只有一条,就是《红灯记》里李玉和唱词中的一句话:穷人的孩子早当家。在当今城市的许多家庭,生活条件越来提高,一些家庭的父母不自觉地对孩子的娇惯,使不少孩子养成了“不会走路(车送车接)、不会喝水(只喝饮料)、不会吃饭(挑饭挑菜)、不会干活(不做家务劳动)、更不会吃苦(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的坏习惯。长期下去,只会加剧孩子的自私生成,远离爱心、远离孝顺、远离拼搏、远离成才,后果是很严重的。也许我说重了,就请从“矫枉必须过正”、“未雨绸缪”方面去理解和预防吧!

 

但愿老天开恩,不要让缺水的眼泪继续流下去,但愿每一位关注灾区的爱心人士,从缺水的眼泪中提升爱心,提升悟心,提升“与天斗、与地斗”战斗不息的坚强信心。

 

(完)

未经同意,请勿转帖。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