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两岸三通谈“人和百事顺,家和万事兴”
(2008-12-15 23:41:22)
标签:
人和家和万事兴海峡二岸三通忠孝杂谈 |
分类: 01漫话评说 |
今天,是全球华人欢庆的好日子,因为海峡二岸实现了真正意义上的“大三通”(空中直飞、海上直航和直接通邮),正式结束了海峡两岸60年来的对立和隔阂。此时此刻,我想起了去年春节国台办主任陈云林在寄赠台湾同胞贺词中引用的宋代诗人王安石那首脍炙人口的古诗:“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千门万户曈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符”,表达我们对两岸关系的美好憧憬,共同祝福两岸同胞人和百事顺!祝愿我们中华民族家和万事兴!想不到,一年之余,“人和百事顺”、“家和万事兴”的瞻望就变成了现实,结出了丰硕的成果。
“人和百事顺”、“家和万事兴”,多好的二句谚语,其中一个“和”字,极为了得,它包涵了看起来简单、却含意深奥的“安邦富国”、“建家立业”之哲理。“和”字,在中文词典有许多解释,但核心意思为:和平、相安、谐调、和好。国家与国家之间的和平共处,民族与民族的相安谐调,人与人之间的相待和好。因为和,世界才有了爱,才有了发展,才有了繁荣。
凡大智慧者,以和为贵,由和而合,作为富国之基,成就民族之强盛。就是二岸之“和”,才有今天之“合”和“通”,据说,目前两岸间每年有480万人次的人员往来,1200多亿美元的货物贸易,数万家台资企业在大陆经营,在当前国际金融危机的关键时刻,一个“和”带来的效益和影响,将会不可估量,犹如“久旱逢甘霖”、“如日中天”,必将为二岸经济发展注入新的活力,创造新的商机。更为使两岸民众的往来交流更加密切,同是龙传人的全球华人同胞之感情更加融洽,百事更顺,万事更兴。
凡大忠孝者,以和为贵,因和而爱,作为兴企安家之本,造就“大家”之和谐、“小家”之美满。说到“忠”,以前有“忠君报国”、“忠孝不能两全”之说,我却认为,在现社会里,对国家、民族之忠,主要体现在忠于“大家”之业的岗位。在一个单位、部门,要以和去爱你的同事、工友。当你以“大海般的宽容、高山般的伟岸”对待他们,他们也会报以同样的礼遇,这个“大家”将会变得和谐、团结和奋斗。说到“孝”,原指孝敬父母长辈,但加以扩充,应指以和调节自己“小家”庭。这个小家,当先和父母,有人以为孝敬父母只指物质,其实最重要是和感情。不是吗,孝顺二字落在“顺”字上,顺者就为和,善解父母心思就为和,和风细雨交谈就为和,为他们排忧解难就为和。否则,孝敬他们再多物质待遇也算不上和。再要和家里其它人:爱人、孩子、兄弟姐妹们,“和”就是调节家里人与人之间关系的一种优良催化剂,和有过程,和有方法,但和的基础建立在对他们真心的爱。从古到今,多少家庭的破裂都是因为不爱而不和,最后还是损害了一家人的共同利益。从上述意义理解,以和为准,忠孝尚可两全。
愿天下国国、业业、家家、人人“人和百事顺”、“家和万事兴”。
(完)
未经作者同意,请勿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