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里走单骑之西行漫记(4)张掖丹霞:五彩霓裳色斑斓
标签:
西北之旅自驾游青海门源张掖丹霞临泽肃南 |
分类: 行走时光 |
D6,兰州—青海门源—青石嘴—张掖临泽县丹霞景区
巴依:今天要走227国道,最高海拔将近4000,别忘了把我的速效救心丸放在手边。
剪:大叔,你还真带那玩意儿了?
巴依:当然要带,我从来没去过海拔超过2000的地方,以防万一吧。
剪:如果真的万一了,您打算一次吃多少?半瓶儿?
巴依:你记住了,万一我不舒服了,拿出10粒,就10粒啊,放在嘴里。
剪:哦,记住了,万一你万一了,就拿出10粒速效,放在我的嘴里。
巴依:靠,不对,是放在我的嘴里。
剪:哦,都怪你没说清楚,差点就吃错药了!
巴依:?_?$ ><:"(--%#* =)...!_!\
[*&] ......
很多玩笑是不可以随便乱开的,比如,吃药。
很多功课是不可以忽略的,比如,查看天气预报。
一早,出了兰州城,告别了牛肉拉面的故里,我们前往下一站,青海门源。
事先早就放出口风,今天的漫漫征程恐怕全要仰仗我,一个曾经单刀拿下过西藏的猛驴。
海拔4000算个啥,想当年咱在布达拉宫还上蹿下跳如履平地呢。
从兰州到西宁,虎三后视镜上的海拔数字正在逐渐递加。
当它开始向2500跳跃的时候,我把巴依从主驾的位置上替换了下来。
昨天玩儿的太疯休息的太晚,也没顾得上上网看看天气预报。
此时的西宁小雨绵绵,丝毫都没有停下来的意思。
都说高原的天气变化无常,或许到了门源的时候会云开雾散吧。
可是,当虎三行驶到227国道的时候,雨非但没小,反而还越发的急促起来。
我的心情也随着这鬼天气逐渐暗淡下来,今天,要毁。。。。。。
忽然,呯!
什么声音?我和巴依都被吓了一跳!
晕,原来是一只麻雀!
不知道什么时候,它从路边突然起飞,没有加助跑就直愣愣的冲向了挡风玻璃。
玻璃上没有留下车祸痕迹,鸟儿也不知去向,保守估计它是内伤,可能逃回家去做心脏搭桥手术了。
麻雀的自杀式袭击把我吓的心脏砰砰乱跳,稳定住惊魂之后,我也想逃回家给心脏安个支架什么的。
晕,那家伙是近视眼吗,这么大的一辆虎三它难道看不见?不会啊!
恶兆,绝对是恶兆,今天,要毁。。。。。。
虎三继续在227国道上闪转腾挪来到了黑山水库,我的玉帝,这叫什么鬼天气啊。
虽然沿途陆续可以看到油菜花,可是,这种天气实在让人兴致大减。
2800,3000,3500。。。海拔在逐渐增高,伴随着阴雨而来的大雾也弥漫开来。
眼前的能见度原来越差,最糟糕的时候,只有15米左右。
我的一侧是山体,而另一侧,到底是什么,我自己也不知道。。。
气温骤降,大概只有七八度的样子。
全身发冷,可是,早就顾不上这些了。
因为,不管什么车辆,大家都缓慢的艰难的盘山而上,速度极慢。
这个时候,只能咬着牙握紧方向盘集中精力往前开,任何一点疏忽都会酿成大祸。。。。。。
这是我平生最艰难的一段盘山公路,度日如年一般的煎熬。
终于看到了大板山隧道,放下车窗缴费的时候,我居然看到了自己呼出的热腾腾的哈气!
晕,现在可是盛夏季节啊!
过了大坂山隧道,虎三盘山而下,海拔开始下降,云雾也小了一些。
看到一片开阔地,赶紧靠边停车,迅速打开后备箱找出冲锋衣穿上。
一路小跑回到车上,坐到主驾的位置,忽然感觉呼吸急促心脏狂跳头疼不止一手的冷汗。
TMD,这个感觉好熟悉,当年在西藏途径米拉山口的时候就这反应。
可是,那是海拔5000多的高原啊,这儿才3000多。
扭过头来看看巴依,汗,他老人家貌似心平气和盛若闲庭信步。
剪:巴。。。巴依,你。。。你现在感觉如何?
巴依:我没事儿啊,挺好!
剪:靠。。。你够阴险的哈,你不是还准备速效了吗?装。。。装的真像!
巴依:谁装了,也不是一点反应没有,就是有点头疼。
剪:头。。。疼算个鸟啊,我难受的要命。
巴依:难受不早说,赶紧换人吧!
剪:TNND,按说不应该啊,海拔没多高啊!
巴依:一点都不新鲜,要我说,你的高原反应是被吓出来的,先是麻雀后是大雾。
剪:?_?$ ><:"(--%#* =)...!_!\
[*&] ......
巴依:还不赶紧拍张照片?
剪:这么烂的天气有啥可拍的!
巴依:要拍要拍,留个证据,好让群众知道你是在哪儿挂的!
剪:?_?$ ><:"(--%#* =)...!_!\
[*&] ......
这就是让我期待了半年之久的门源油菜花?
看来,云开雾散已是黄粱美梦,任何的停留都是浪费时间。
早知道这样,完全可以绕道武威暂时避开烂天气回程的时候再做打算。
可是,后悔已经来不及了,只能继续前行。
不只是灿烂的油菜花,就连延绵起伏的祁连山草原也顿失颜色。
不能就这么算了,我拿出攻略,沮丧的一页一页往后翻。
第10天,也就是18号,返程的时候可以改变计划原路返回。
再赌一把,我就不信,这该死的雨会一直下到18号!
拿定主意之后,突然想到了下一站,张掖的丹霞地貌。
靠,如果那里的天气也是一团糟的话拍摄日落肯定也泡汤啊。
赶紧给景区打了个电话:现在天气如何,如果看不到日落我们就不往临泽县城赶了!
景区的服务生说,我们这里一直晴天,可是,偏偏刚才多云了!
嗯,我说什么来着,人算不如天算,今天肯定毁了,先毁油菜花后毁丹霞地貌。
巴依倒是乐观:现在下结论是不是早了点,接近张掖的时候再说呗!
几个小时之后,奇迹终于出现了,阳光冲破云层,天,放晴了。
欣喜之余全速驶向临泽方向,赶到景区的时候已经是晚上七点。
好在西北的太阳落的晚,在接待中心预定了房间,来不及check in 就匆匆杀入景区。
张掖丹霞,《中国国家地理》杂志对它多有评说,称之为“中国最美的七大丹霞地貌”之一。
所谓丹霞地貌(Danxia landform),是指具有红色砂砾岩陡崖的陆相红层地貌。
张掖丹霞充分显示了晚期丹霞的各种特征,是中国丹霞的一枝奇葩。
张掖丹霞位于祁连山北麓,分布在肃南裕固族自治县白银乡和临泽县倪家营南台子村一带.
海拔高度在2000米至3800米之间,东西长约40公里,南北宽约5公里至10公里,分布面积在300多平方公里以上。
这里千百座山峦、悬崖和高岗全部呈现鲜艳的丹红色和红褐色。
所以,裕固族把这种“色如渥丹,灿若明霞”的奇特山景称为“阿兰拉格达”,意为红色的山。
色彩斑爛的危崖丹壁大多无法攀登,大部分丹霞区依然游人少至,只有几个交通比较方便的景点每天云集不少摄影爱好者。
个人感觉,1,2,4号观景台,也就是临泽县这边的丹霞,景致一般。
而地处肃南县的3号观景台,相比之下色彩更胜一筹。
PS,肃南那边是要单买票的,还好不贵,每人追加12两银子而已。
夕阳中,丹霞展示出它无需雕饰的自然美,远观若红霞,近看色斑爛。
最后,我们来见识见识电影《印象.二人转》(又名三枪)里的麻子面馆。
张大导演不仅导演了一部垃圾电影,还在景区遗留了一处垃圾人造景观。
它莫名其妙的立在那里,不知所云。
不过,想当初张导为了拍片霸占了最漂亮的三号观景台不许游客进入招致不少恶骂也算是咎由自取哈。
最最后,说个时髦风雅的话题,申遗。
从西北回来不久,忽闻,中国丹霞经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遗产委员会批准,正式列入了“世界遗产名录”。
中国这个世遗项目旨在全面展示丹霞地貌的形成和演化过程,因此以丹霞的发育年代为线索,
“捆绑”了福建泰宁、湖南莨山、广东丹霞山、江西龙虎山、浙江江郎山、贵州赤水等6个申报点,以代表中国丹霞的全貌。
大家都注意到了,这里面,没有张掖丹霞。
某些好事者坐不住了,开始为张掖丹霞喊冤。
张掖丹霞是否有资格代表中国丹霞,本人才疏学浅,不敢妄下结论。
众所周知,申遗,需要雄厚的财力。
捆绑的6家丹霞景点都存在诸如基础设施不足等诸多问题,但这些问题都没有难住当地政府。
不可否认,他们的背后有强大的经济在支撑。
在申遗期间,广东丹霞山上报资金支持1.4亿元,湖南方面承诺拨款3.3亿元给该省的莨山……
也许,如此巨大的投入是张掖市难以承受的,而这一难题才是张掖放弃申遗的真正原因。
可是,换个角度来说,这未尝不是一件好事。
古往今来,羊毛从来都不是出自阿猫阿狗的身上,在我们中国更是如此。
我们的申遗一向都是先烧钱后抢钱的,申遗成功了,等待我们的,除了世界首屈一指的昂贵票价还有什么?
哦,对了,除了疯抬票价还有对景区杀鸡取卵式的疯狂开发和对大自然的无情破坏!
其实,从它们被申遗的那天开始,它们就真的一步一步走向“遗产”的边缘了。。。。。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