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旅行/见闻旅行缅甸曼德勒阿瓦乌本桥日落 |
分类: 行走时光 |
而耍赖,未必就是黔驴技穷的唯一出路.
耍赖通常是女人的专利,因为男人总是认定女人天生就是弱者.
女人耍赖往往可以轻松得手,因为男人总是宽慰自己说好男不和女斗.
总而言之耍赖是一种行之有效的妇人之道,只要时间地点登对就尽管使用.
平日里,我耍赖的范围基本上限定在家中的一亩三分地里.
而这种邪门歪道的唯一受益人,就是户主巴依.
我曾经问过巴依,当初你决定娶我,是不是因为头脑发热一时糊涂呢?
巴依坚决的回答:绝对不是!
既然知道我是什么货色,那你为什么还寻死不等天亮地往上冲呢?
巴依表情凝重视死如归:我不下地狱,谁下地狱?!
我和巴依的矛盾属于人民内部矛盾,不宜扩散.
可是,阿瓦可是缅甸人民的地盘,如何行事还要从长计议.
其实,我们完全可以拿出一个美圆来补交租用马车的费用.
而我和明明,也根本没有拮据到要赖帐的程度.
之所以决定尝试耍赖,纯粹是出于恶作剧和好奇的心理.
我特别想知道,这些看上去淳朴得有点逆来顺受的车夫会如何应对我的刁难.
我手里攥着那些纸币,径直走到一位车夫面前.
嗯...是这样的...我们才发现...我们的缅币不够用了...
我尽量不去直视他的眼睛,因为,他的目光会让我失去继续表演的勇气.
只有这些了...3700K...我们以为3000足够了呢...
我忍不住扫了一眼车夫,他正直直的看着我,眼里写满了惊讶,同情和不忍.
那表情...好象不是我欠了他,而是他欠了我!
完了,我真的扛不住了.
一点都不好玩,我不玩了,我给钱还不成吗?
还没等我来得及改口,车夫就赶紧抢过话说OK这些就可以了上车吧......
啊......?他同意了?不再讨价还价了?就这么简单?
我和明明面面相觑,神经末梢麻木,大脑小脑同时短路!
轻易得手之后,我不但没有一点成就感,反而还有一丝犯罪感.
看这便宜占的,太不专业了!
加菲猫最拽的特质就是前一分钟它还在为把小狗欧迪踢下椅子而感到内疚,
而后一分钟它又会毫不犹豫的把欧迪从沙发上给一脚踹下去.
坐在慢悠悠的马车上,小风一吹,刚才的犯罪感立刻消失到爪哇国去了.
这里曾经伫立着显赫一时的阿瓦古城啊!我踌躇满志的左右张望.
昔日车水马龙的街道,如今已经变成广袤的农田和一片片的糖棕榈林.
昔日的寺庙和佛塔,如今已经变成废墟寂寞地散落其间.
最后,我的目光落在它的身上,那匹马...
明明,我们租用的是马车,对不?
对啊,怎么了,有什么地方不对吗?
明明,你能从植物学的角度确定现在拉车的这位肯定是一匹马吗?
啊...?应该是吧!
可是,我怎么觉得它像是一头驴呢?
驴...?不会吧?
驴的耳朵比马的耳朵长,从我的角度看它的耳朵可不短!
我...我也拿不准,要不,咱们问问它?
怎么问?缅语不会说,中文它听不懂,要不,我用英语试试看?
Hey donkey, show me your ID or passport!
哈哈~~~!明明大笑,可就在这个时候马儿突然翻蹄亮掌狂奔起来.
我和明明被这突如其来的提速颠簸得左摇右晃上下位移!
老老姐...你你说你得得罪谁不好,你你你偏要得罪一个driver...!
哈哈~~~!我狂笑的险些掉到马车下面去!
不仅损失了300K的草料钱还遭到如此羞辱,马儿肯定感觉伤了自尊.
它要用实力证明给我们看,自己到底是不是一个冒牌货.
车夫对马儿的过激反应感到非常奇怪,他立刻收紧缰绳减慢速度.
好了好了我不怀疑你!我证明你的确是匹好马还不成吗?明明对马儿摇起了橄榄枝!
我没顾得上表态,因为我已经笑得快满车打滚了......
如果你对曼德勒山脚下的金色宫殿僧院还有印象,
那么你就完全可以理解为什么我一见到这个色调的建筑就砰砰心跳.
宝迦雅寺(Bagaya Kyaung),阿瓦三个景点中最引人入胜的一个.
除了它的色调和风格,还有一件事情让我好奇.
LP上说入口处有这样一个标牌,我觉得它写的实在太牛太酷了!
No footwear.
If you are afraid of the heat on the floor, stay in your
own house!
不过,我一直有点怀疑,生性平和宽容的缅甸人会使用如此调侃的表达方式吗?
这座寺庙周围鸦雀无声,几乎见不到有人出入,
预备这么夸张的水坛子,是不是有点浪费啊?
传说中的标牌到底在哪里?是不是已经拆掉了?
嗯,看来这本LP内容陈旧,真的需要再版了.
事实证明,需要更新的不是LP,而是我的大脑.
回到住处我重新翻看了LP,老天,上面说,那块标牌是用缅甸文字书写的!
我...我一直以为是用英文写的呢!
难怪找不到,晕!
出现的最多的,当数称作Keinarayee的女首孔雀身的形象.
其次,就是叫揭路荼(Grauda)的鹰头男身形象.
揭路荼负责守卫着佛前的柱脚,可是,我们找了半天也没找到.
好在庙里阴暗凉爽,不急,再找找看吧.
哇...!这里居然还是个学堂啊!
缅甸的男孩子平生都要出家一次,所以,僧院也是他们接受教育的地方.
面对两个不速之客,孩子们的反应都很平静.
看样子,他们早就见怪不怪了.
老师的座位是空着的,我们来的时候他可能刚好出去.
角落里,堆满了杂七杂八的生活用品,老师已经以校为家以寺为家了.
他关心的内容是...足球?!
晕...again!
在外人面前助教有点尴尬,他收起杂志准备起身巡视.
最后他选择靠近窗户的地方坐了下来,重新摊开杂志.
这里不仅光线明亮方便阅读,还能对学生起到宝塔镇河妖的作用!
聪明!
只有小姑娘还在用功,秃小子们早就进入梦乡了.
躺在地板上睡个午觉一定很惬意,如果时间允许,我倒想尝试一下.
就算时间允许,我也不打算尝试了.
因为,我能保证我不咬它们,可它们不能保证不咬我!
还是这里比较安全,那就多坐一会儿,多赖一会儿好了...
虽然在蓝天的衬托下看上去很美,可是看多了难免审美疲劳.
车夫,可以在这里停留一下吗?
何处,可以寻觅到阿瓦曾经的辉煌呢?
佛祖低头不语.
何处,可以寻觅到阿瓦曾经的荣耀呢?
瓦砾沉默如昔.
如果一定要给个理由的话,可能就是因为它是一座斜塔!
它斜吗?好象有点!
爬上爬下的时候就知道了,不斜...?才怪!
可是,关于它的介绍不仅少的可怜而且险些让我再次搭错神经!
马哈昂美寺是一个砖泥结构的寺院,在1838年时毁于地震,后在1872年修复.
《沉湎佛光》里面的大部分内容copy自LP,所以,在这些内容上两本书没有出入.
可是问题在于,在介绍下一个目的地古城阿玛拉普拉(Amarapura)的时候,
《沉湎佛光》提到了一个叫做帕托道奇的寺院,并评价其建筑风格"让人过目不忘".
让我吃惊的是,《沉湎佛光》居然使用了马哈昂美的图片来展示帕托道奇的独特.
所以,我曾经一度认为是自己的记忆出现了严重的混乱.
我甚至怀疑淳朴善良的车夫用帕托道奇冒名顶替了马哈昂美!
可是,这种推测好象有些说不通.
因为马哈昂美在阿瓦,而帕托道奇在阿玛拉普拉,根本就是风马牛不相及.
除非...除非是《沉湎佛光》把图片给彻底搞混了!
为了证明我的推测我重新查看了手里的资料,搜寻到了唯一的证据:
马哈昂美:this is a brick-and-stucco monastery bulid by....
帕托道奇:the lower terraces have marbles slabs illustrating...
虽然我们没有到过帕托道奇,但是有一点我敢肯定,
我在马哈昂美只看见了brick-and-stucco,也就是砖泥结构.
至于marbles slabs,大理石板,我没有见到!
换句话说,《沉湎佛光》中那张"让人过目不忘"的照片不属于帕托道奇.
这次,晕菜的不是我,而是这本书的图文编辑!
今天的重头戏要在古城阿玛拉普拉准时上演,那就是谋杀菲林的乌本桥日落.
我们决定先兵分两路,我负责桥下,明明负责桥上.
等到演出快要开始的时候大家在桥下汇合,租条小船泛舟湖上!
一座完全由昂贵柚木建造而成的大桥--乌本大桥(U Pein Bridge).
大桥共用去1086根直径40公分的实心柚木,木料拆自阿瓦古城的英瓦皇宫.
此桥由当年蒲甘国王的大臣乌本提议并监造,历时三载于1851年完工.
不要吝啬银两,花不了几个钱,有经验的船夫就会把小船划到你期待的最佳位置.
在你的惊叹声中,他会心满意足的微笑.
人群散去.
俗世中的你,
只需记取的,
是日落之后的静寂,
不带走一丝尘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