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们是绝代双骄:一个是昔日中国男乒的领军人物,一个是呼之欲出的新“一哥”;一个技术细腻,一个打法凶悍;一个稳重大方,一个性情中人;一个英俊儒雅,一个潇洒狂放。
他们一个是王皓,一个是张继科。
虽然都站在世界乒坛的巅峰,王皓与张继科截然不同,就像他们一个直拍、一个横拍的区别。王皓沉稳全面,但他缺少张继科的疯和狠;反之亦然。性格中突出的特点,既是优点也是缺点,是一把双刃剑。如果有人能将王皓和张继科的优点集中在一起,那一定是乒坛的“无敌皓科”。
如果一定要说两者有什么相同的地方,那就是都有过跌倒后再爬起来刻骨铭心的经历。
2004年,21岁的王皓第一次参加奥运会,初出茅庐便如下山猛虎,一路杀到决赛。决赛的对手是韩国选手柳承敏。在此之前,双方六次交手,王皓均以绝对优势取胜。双方同是直拍打法,但王皓的直拍横打技术明显领先于对手,尤其是反手杀伤力强,令柳承敏颇为忌惮,因此这被视作是一场没有悬念的比赛。果不其然,决赛开始王皓轻松地以2:0领先。眼看自己的第一个奥运会冠军即将到手之际,年轻的王皓心理上起了变化,变得畏首畏尾、想赢怕输,一下子不会打球了,反被没有退路“光脚不怕穿鞋的”柳承敏连扳四局最终输掉了比赛。那场比赛王皓是在绝对优势下输给了自己,对他的信心打击相当之大。沉寂了两年后王皓才逐渐走出心理阴影东山再起,稳居世界头号排名。逐渐成熟起来的王皓成为男乒的领军人物,2008奥运会一路过关斩将,与马琳会师决赛。在技术上处于领先的王皓在这场内战中,被老将马琳凶猛的拼杀和多变的打法所控制,1:4再次与奥运冠军失之交臂。加上本届奥运会,王皓连续在三届奥运会中杀入决赛,虽然均未能夺冠,也是史上前所未有的壮举。而在乒联三大赛(奥运会、世乒赛、世界杯)中,王皓共11次杀入决赛,超越了瓦尔德内尔(9次)、马琳(8次)、孔令辉(6次)、刘国梁(3次)、等巨星,成为史上第一人。只不过这样的纪录,多少有些悲壮的色彩。
比王皓小五岁的张继科的乒乓之路更加曲折。张继科5岁随父亲学球,12岁入选山东鲁能队,15岁进入国家队。一帆风顺、年轻气盛的张继科遭遇了人生最大的挫折:由于性格桀骜不驯,严重违反队规,在国家队没待几个月的张继科就被勒令退回到了山东队。在离开国家队的两年里,张继科险些消沉下去破罐子破摔,多亏了俱乐部教练循循善诱,针对他的性格悉心引导,张继科才在摔了一大跟斗后重新爬了起来,于2005年重返国家队。张继科在国家队中曾是王皓的陪练,而他人生重大的节点几乎都与王皓有不解之缘。2008年全国锦标赛男单决赛、2011年世锦赛男单决赛、2011世界杯男单决赛、2012年奥运会男单决赛都是张继科击败王皓夺冠。从第一个全国冠军到第一个世界冠军,张继科都是在决赛中战胜王皓后取得的;在短短一年零三个月的时间里,张继科实现了世锦赛、世界杯、奥运会三大赛事的大满贯,而无比巧合的是,在这三大赛事决赛中“成全”了他的,都是王皓。
在世锦赛和奥运会夺冠后,撕球衣、吻奖台,让张继科的个性尽显。目送小师弟一次次超越自己,王皓没有被击倒,在第三次获得奥运会亚军后,他在微博发表的声明是:“第三次站在亚军领奖台我已经尽力,希望关心我的人和我一样坚强和我一起勇敢走下去,团体赛一起给我们加油!”隐忍沉稳而大度的王皓,依旧是张继科学习的榜样。
王皓就像是张继科身前的里程碑,只有一次次超越他,张继科才能成就一次次辉煌——但这份辉煌,谁说没有王皓的贡献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