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希腊哲学家赫拉克利特说过:
“人不能两次踏进同一条河流。”但这世界上,却不断会有人在同一个地方跌倒……
山东鲁能泰山队在2005赛季和2007赛季以2:3的相同比分两次客场输给武汉队,这两场比赛无论从结果、过程、还是背景,都有着惊人的巧合,这种巧合的背后隐藏的玄机不能不令人回味再三。
巧合一:双方比赛前的上一赛季泰山队都获得了“双冠王”。2004年泰山队获得了中超杯和足协杯的“双冠”;2006赛季泰山队获得了联赛和足协杯的“双冠”。
巧合二:泰山队都是在领先的情况下被逆转,最终比分都是2:3。2005赛季,泰山队在1:0领先的情况下被武汉队2:3逆转;2007赛季,泰山队是在2:0领先的情况下被武汉队2:3逆转。
巧合三:2005赛季同武汉队比赛前四天,即2005年5月11日,泰山队在亚冠小组赛中取得2:1战胜横滨水手的大捷。2007赛季同武汉队比赛前四天,即2007年4月11日,泰山队在亚冠小组赛中4:0大胜越南隆安队。
近几年来,武汉队成为泰山队的一个“苦手”。按实力对比,武汉队明显处于下风,但泰山队却每每在这样的对手面前无法取得理应的胜利。2005赛季,联赛中客场不敌武汉队的泰山队本来在中超杯半决赛中有很好的“复仇”机会,并且首回合在武汉主场1:0获胜;没想到第二回合顽强的武汉队在山东主场硬是以1:0扳平了总比分,并最终点球淘汰了泰山队,令泰山队在那个赛季里尴尬地“四大皆空”。当年被武汉队的“落井下石”是泰山队没齿难忘的,这次泰山队应该还牢记着上一次的教训,没成还是以极其相似的经历在跌倒在同一个地方,成就了武汉队给“双冠王”上课的“专职教师”的身份。
武汉队就像他们球迷打出的旗帜——“搞”,真的是一只很能“搞”、很难被“搞定”的球队。这样的球队,就像朴茨茅斯之于曼联,似乎是豪门的噩梦。这样的球队没有名气,却有斗志;打法简洁,却很实用;防守虽然有漏洞,反击也很犀利……武汉球迷打出的口号是:“勇拼、猛搞、狂剁”,一付乱拳打死老师傅的混不吝的样子。武汉球队非但国语用得很到位,英语也学得不错,他们打出标语:“We
are the
orange”,配合坐无虚席的新华路体育场内人声鼎沸的国骂,不能不让人想起电影大师库布里克代表作《发条橘子》的疯狂来。
面对亚冠赛事的高潮期后疲惫的“双冠王”、面对似曾相识的出场阵容、面对如出一辙的打法……武汉队一如两年前打得得心应手,泰山队一如两年前输得无比郁闷。难道两年前的那一课还不够深刻,非得要以这样的形式再重温一次吗?既然“双冠王”一如既往地“不耻下问”,武汉队当然也毫不客气地“好为人师”。但不能不提个醒的是,2005赛季泰山队客场负于武汉队事后被证明是整个赛季的拐点,此后泰山队疲态尽现,不仅在联赛中与大连、申花拉开了距离,在亚冠比赛中也经历了“伊蒂哈德惨案”。
前事不忘,后事之师。这次武汉队这个“双冠王专职教师”又给泰山队上了深刻的一课,泰山队应该好好想想,怎样避免重蹈当年的复辙——这决非危言耸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