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市场化手段抑制IPO冲动
(2017-06-13 22:23:45)
标签:
财经股票掠夺新股发行 |
分类: 财经 |
用市场化手段抑制IPO冲动
市场上充斥的,是难以言说的荒谬、荒诞甚至荒唐!(韩志国语)
在中国股市总有一部分人是在睁着眼睛说瞎话!总有一部分人站在广大投资者的对立面。
当前关于IPO的问题争论上,就有一些人在睁着眼睛说瞎话。
比如他们说IPO并不是导致股市下跌的根源;历史上每次停止IPO都没有改变股市的趋势;继续让IPO为大盘调整“背黑锅”已不合时宜。
试问每一次股市大跌,在管理层没有办法的前提下,哪一次不是通过停发新股解决危机的?怎么能说停止IPO并没有改变股市的趋势呢?
还有IPO到底影响不影响股市的涨跌?如果不影响,那么请问一周发4只新股和一周8只新股是不是没有区别?
如果没区别那么请问,为什么这周相比上周多过会了4只新股,周一股指就大跌了呢?
如果没有区别的话,那么是不是一周发8只新股和一周发80只新股也没有区别呢?那么,我们的管理层为什么不一周发80只新股呢?
如果真是为了让投资者买到廉价的股票,我建议最好是一周打包发行80只新股甚至更多,这样会让股市直接跌下来,上市后的股票会全面跌至发行价附近,甚至跌破发行价,发行后大股东没有任何机会高价套现,这才是切实保护以后投资者的利益。
否则,当下这种一周8只新股的缓慢下跌的方式,不但股市估值不能一步到位的跌下来,而且会给大股东以足够的解禁时间,由于解禁后股市的估值仍在高位,这样股市问题没有解决反而让大股东从容的高价套现。一周10只新股,一年500家新股,结果股市问题不一定得到解决,反而会制造5000个亿万富翁。这样的股市制度制会造成巨大的社会贫富分化!
中国股市的新股发行本质就是圈钱和套现。无论上市的企业资产多少,融资多少,一旦有机会上市就会无偿的获得20多亿的财富(现在市场上的净壳就值20亿)。而这些财富的获得必然伴随相应市场上广大投资者的亏空。
我们现在很多专家学者鼓吹IPO,但他们可曾意识到当前IPO的掠夺共公财富的事实?
现在的IPO发行市盈率普遍在接近23倍。那么请问这个23倍的市盈率上限从何而来?新股发行为什么不能是15倍市盈率或者10倍市盈率发行。难道10倍市盈率发行企业就不排队了?要知道买得从来没有卖得精!
现在新股发行的比例通常都在总股本的25%,总股本4亿以上的公司则最少发行10%的比例。为什么上市公司往往选择的是发行比例的下限?而不是尽可能的最大比例发行?
对于新股发行上市公司排队IPO的事实。管理层应该降低发行市盈率,提高发行比例。只有发行制度最大限度的挤压上市后大股东的溢价,将利益向流通股东倾斜,才能最根本的抑制企业上市冲动。不管条件多苛刻,只要上市公司仍然同意上市,那么就是公平自愿的市场化原则。
我们之所以反对当前新股发行,是因为现在的新股发行极不公平。只要管理层设计出相对公平的发行机制,不要说一周发行8只新股,就是一天发行80只新股市场一样消化得了。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