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股市没有底 接轨不能光靠新股发行
(2008-06-29 11:33:45)
标签:
财经 |
中国股市没有底
在中国有两个巨大的资源配错的市场,一个是房地产市场,一个是证券市场。这两个市场相对国内投资者收入而言其价格是相当高的。
按照"国际惯例",房价与居民收入比3-6年比较合理,也比较容易让人们接受。而我国一些城市的房价收入比已经超过12。
中国资本市场也是一样,同样的股票卖给国内投资者的价格是远远高于国外投资者的,比如中国石油,外资购买价格是1块多人民币,而中国百分之一运气好的人抽签价格是16.7元人民币,百分之九十九的老百姓平均购买价格是三、四十元。当然这仅仅是国内投资者和国外投资者之间的不同成本,而在中国股市非流通股东和流通股东的成本差价更是巨大。比如中国石油,中国平安,兴业银行只等股票流通股东和非流通股东的巨大差价。
为什么中国的房地产市场和证券市场会出现如此高的价格呢?关键是这两个市场都是高度行政垄断的。房地产市场存在国家垄断土地,这导致绝大部分土地不能进入市场配置,更由于房子是硬性需求,所以在政策垄断之下就出现了中国畸形的高房价。
另外中国资本市场也是行政垄断的。国民虽然对股票投资并没有什么硬性需求,但宏观政策下的人民币购买力缩水因为通货膨胀把钱赶入股市,再加上中国政策之手引导国有资本进入股市,这就导致巨大的资本流入中国股市形成了国内畸形的高估值。
我们知道不管是否是政策垄断的市场,他最后都会向真正的市场价靠拢。以往中国出现的两年的工资买一块上海牌手表,三千元钱装一部电话这都是行政高度垄断局面下出现高价格,但最后都恢复了原来的价格。所以无论是现在的房地产价格,还是股票价格都会向国人的真正购买力下的价格靠拢。
“立党为公,执政为民”政府的存在是建立一个公平的社会秩序,是为了建立和谐社会的,而是不用公权力给民生加压,用公权来压榨和掠夺国民财富的。所以从这个角度,现在的房地产市场和证券市场都是需要从新来调整的。
对于当前的中国股市,本来已经出现了近60%的下跌幅度,如果为了让投资者买到更廉价的股票,那么继续扩容,继续下跌就是手段。但这肯定会继续伤害已经进入这个市场的投资者的信心。资本市场如果连信心都没有了,还怎么继续搞下去啊?
但要用政策继续托住现在的股市价值中枢,继续下一轮政策牛市,那么就有可能是对国民财富的继续掠夺,因为从市场运行机制来讲当前的股市还是一个黄铜可以卖黄金价格的市场。因为任何一个中小企业在这个资本市场发行都会赚的盘满盆满。
所以如果靠继续发行新股的简单手段是实现不了中国股市的国际接轨的。中国股市从来没有离开过行政策手段而止跌的历史。继续靠扩容实现接轨,只能使当前的3倍市净率跌到香港水平的两倍市净率。
真正能救市而且还能让股市机制合理的政策是,在维持股价稳定的基础上,实施对上市公司的资本注入。比如3元净资产的股票9元的价格,那么他是3倍市净率,但如果我们维持当前股价不变,通过整体上市或者资产重组使其净资产的提升到6元的水平。那么就变成了两倍市净率。如果中国股市当前平均3倍的市净率,都通过注入资产,整体上市或者上市公司回购资产重组等方式使市净率降低到国际上标准的2倍左右,那么中国股市的下跌空间才会真正被封住。在市场底部加大市场供应仅仅是维持股价稳定的手段,而真正能使中国股市走向合理的还是对上市公司的资产注入。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