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诺盛电信咨询:中国基础电信运营市场,外资的下一个盛宴?

(2006-08-10 09:24:52)
分类: 诺盛观点

昨日,美国电信巨头AT&T大中华区总裁李圣智昨日接受某媒体采访说:“只要中国电信业有开放机会,我们都有兴趣。”同时,李圣智还表示,AT&T不会像沃达丰只是在二级市场买中国移动的股票,AT&T寻求的是真正参股一家中国基础运营商,取得管理地位。诺盛电信咨询高级分析师杨大鹏认为,基于中国对WTO关于基础电信投资承诺、中国目前电信监管环境和六大基础电信运营商的股权结构,外资要想从中国基础电信运营市场占据较大份额并且进入管理层,困难非常大。具体原因如下:

 

n         挣钱的不缺钱,缺钱的不挣钱

一句比较通俗的话来概括目前中国基础电信运营商状况——挣钱的不缺钱,缺钱的不挣钱。

目前,中国基础电信运营商(移动、电信、联通、网通、铁通和卫通)的经营状况差别十分大。以2005年的经营状况为例,经营状况居首的中国移动业务收入2430.41亿,净利润535.49亿,净利润率高达22.0%;经营状况第五的中国铁通实现业务收入130亿,利润1.67亿;然而经营状况第六的中国卫通业务收入规模仅在10亿数量级,还徘徊在扭亏的边缘。海外投资者关注的前四大运营商不仅经营状况好,盈利能力强,而且早已上市,有着强大的成熟的资金供应渠道,所以对外资的直接进入兴趣不大,更没有必要急于在管理层引入外方;铁通和卫通虽有强大的资金,由于自身产品线范围和其他因素,恐怕又不足以驱动引起外资的投资兴趣。

n         赢得输不得:电信政策的不连续性和封闭的运营商体系

事实上,外资直接进入中国基础电信运营市场并在管理层发挥主导作用的案例并不是没有,1983年由深圳市邮电局下属实体深圳电信发展公司(51%股份)和英国大东电报公司(49%)共同投资2000万人民币成立的深大电话有限公司(以下称“深大电话”),由中方出任董事长,英方出任总经理,在深圳特区内经营公共电话业务、国内长途和国际长途(包括港澳),合同期为20年。但是,此合作仅运行5年,1987年中方便以“国家安全”为理由,重新签署合作协议,要求英方退出经营管理和董事会,在合作股权不变的情况下改以每年定额分红的方式来获取此前的全部汇报,直到合同期满。

200311月,合作期满时的“深大电话”已经壮大成为50亿人民币规模,盈利规模远大于营业区域只有龙岗区和宝安区的深圳电信,然而占有49%股份的英国大东电报公司每年的分红却仅有约35万美金。80年代中期,香港即将回归和大亚湾核电站建设等一系列国家安全敏感因素的确对于外资背景浓厚的“深大电话”有一定影响,但是香港已经顺利回归和大亚湾核电站已经竣工的情况下,为什么没有重新恢复“深大电话”成立之初的原始协定呢?主要因素还是电信政策的不延续性和运营商体系的封闭性。

其实,影响外资进入中国基础电信运营市场的因素不仅文中所述两点,还有比如规定只能成立合资公司的政策限制了外资品牌优势的发挥、中国基础电信运营市场过度竞争已经开始出现等。总之,外资进入中国基础电信运营市场还有很多障碍需要跨越。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