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程协润一龙城一支笔
程协润一龙城一支笔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0
  • 博客访问:6,655
  • 关注人气:47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孟河费氏医派

(2024-07-14 09:41:45)
标签:

1.常州孟河

教育

齐梁故里

情感

文化

 

孟河费氏医派:费伯雄:字晋卿,号砚云子(18001879)。是孟河费氏医派开创人物师古而不泥古,他说过:“巧不离乎规矩,而实不泥乎规矩。”曾劝诫人们“古人立方,不过昭示大法”,要灵活运用,不可泥古不化,“方能得古人之意”,确是击中时弊中肯之言。费伯雄立医以和缓为宗,制方用药,戒偏戒杂,寓神奇于平淡,从不矜奇炫异,生平对慢性病有深刻的阐述,是近代治虚劳专家。《清史稿》称:“清末江南诸医,以伯雄为最著。”道光帝赠赐扁匾:“是活国手”,后又获道光帝赐联福曰:“著手成春万家生佛,婆心济世一路福星。”所以,费伯雄不但是孟河医派的第一开创者,他也是了孟河医派的第一位御医。费伯雄著有《孟河费氏医案》《留云馆诗文集》等14留存于世。费氏直接传承人费伯雄儿子费畹滋与3个孙子(绳甫、甫、)以及门人黄理堂谭良丁松渓姜崧生屠厚之几十

费承祖:字绳甫(18511914),是费伯雄的孙子亦是孟河医派费氏一族的一位大名家。他以治危、大、奇、急诸诊而闻名。少年时给祖父伯雄方,学同案诊病,因诊脉精细、辨证明确.用药纯粹不杂,颇得祖父伯雄赞赏。直到中年之后,正式移居上海,自己单独施诊看病,由于在上海就诊务繁忙,生平著述少有,则留有数十诊案,多为病情较重而辨证独到之者,其诊病用药秉承世医家风,清润平稳。传承伯雄医的费氏裔孙有费子彬、费益人、费赞臣、费季翔等十几人,后来都闻名于世。

,还有一支是费士源(17621835),费兰泉(18181878)费士源的孙子以及还有一支费士廷(17931884)等均为孟河当时的名医。

孟河医派马派:马文植:18201903)字培之,晚年号退叟,清代一位名医药(学)大家是孟河医派马派的主要创始人,也是清末孟河的第二名御医。他更是孟河医派中流砥柱的人物,“以外科见长而由内科成名”。孟河明末清初,太医院马院判,将蒋成荣招为女婿,蒋成荣为婿后继氏家世医大业,开创了孟河医派马派世医之初,其中以四世马省三、六世马培之最盛名。的马省三马培之祖孙俩,以内、外、喉三科兼擅著称,马培之等马氏家人已成自己别具一格的中华民族中医药流派学术。马培之的马派接传承门与再传弟子的有丁泽周丁甘仁、巢渭芳、马伯藩、邓星伯、伯藩、王询刍、金宝之贾幼山、周憩堂、周企棠、贺季沈奉江毛善珊90。其中,传承马氏嫡系的就达28人之多

当年61岁的马培之,深知“伴君如伴虎”,如果,进京慈禧皇太后诊治失,必致死。因此,他临行前土地全部买掉,换成了寸头金条,以到京城后用于上下疏通关节,在他与家人告别时,家人都泣不成声了。农历七月二十日到京后,每日清晨进宫为慈禧皇太后切脉,处方格外细心。切脉时,下跪膝行,不敢抬头慈禧皇太后。十月初五日,竟晕跌倒地。直至翌年二月十一日,慈禧皇太后病情有好转,他受到赞赏。称他“脉理精细”、“能述病源”、“所拟医方甚佳”、“外来医生以马文植为最”等。慈禧皇太后赐他金钱鹿脯等许多物品。

期间,王公大臣纷纷请马培之诊病,一些太监乘机向他索贿。三月二十六日,经慈禧皇太后同意,才允许马培之离京回到了故里孟河,前后9个月又12天。马培之为慈禧皇太后看好了病,才允许他离京回孟河,慈禧皇太后特命南书房翰林手书一幅书法“务存精要”,并做了一块大红的匾额,由江南省地方官员直接送达到马培之家中,后来,这块大红的匾额就挂在马培之家里(门诊大厅悬梁之上。不久,马培之撰写的《纪恩录》详载了他在京城看病所发生的一些事。在外科上,马培之强调外症不能只着眼于局部,而要内外兼治。在使用古代各种、丸、散、膏、丹等从内而治之外,还用刀针相结合,内外并举,具有辨证施治的整体思想。马培之赴京为慈禧太后治疗顽疾效果显著,慈禧太后亲自御赐“福”匾额一块。马培之所著《卜科传薪集》,是我国近百年来甚受欢迎的外科临证专书。

马伯藩:(18641930),别名蒋驰誉,号百凡老人,孟河古城西门人。是马氏世家清末御医马培之的侄子,其父马日初为马培之的堂兄弟,得到了马培之的嫡系真传。他特别对“胃气门”、“喉疾门”、“眼疾门”等门类的病症是有独到的研究与高超的治疗手法。当时上海、江苏、浙江、安徽、江西、福建、广东、广西与湖南等9省市的病人,千里迢迢赶来孟河,专门请马伯藩就医治病。在清末民国初期的那段时内,马伯藩与巢渭芳等名老中医支撑起不同时期,孟河中医药()孟河繁盛的局面。

马泽人:18941969),字肇庆,孟河古城西门人,出身马派中医世家,为清末御医马培之曾孙和孟河名中医马伯藩的侄子,江苏省著名的中医内科专家,精通中医经典著作和家中医学说。曾师从伯父孟河名医马伯藩学中医,学后自了诊所新中国后,马泽人将祖先(马培之)传授下来的中药著作处方秘方等书籍,几百套本全部捐赠给了国家。后来,马泽人历任江苏省中医院内科主任、主任、南京中医学院附属医院副院长、江苏省中医学会副理事长。他擅长治疗温热时病,对肝、胆、脾胃等疾病的治疗有独到之处。马泽人中医药(学)术临床的思想主要体现在4个方面:1、治疗温病,须护阴通里2、内伤杂病,重在于脾肾3、温病下药,必辨证精细4、辨证诊治,辨证重整体他是孟河医派唯一一个受到毛泽东主席亲自接见的孟河名中医大家

马寿南:(1924),马泽人的儿子,马培之幼承庭训,18岁时即随父学医,后行几十曾任江阴县城区中医工作者协会副主任,1957年曾在南京中医学校(现南京中医药大学)系统中医药进修学习经典中医著作。任江苏省公安医院副院长,具有较强与扎实的中医药理论基础知识和丰富的临床实践经验擅长中医内科,对温热日寸病的诊疗尤为在行,对内伤杂病的治疗也有很高的造诣,对消化系统的治疗也有独到之处。








  龙城一支笔 江苏作家 孟河历史文化研究会副会长 程协润 

  版权所有未经本人同意不得擅自转载侵犯版权追究法律责任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前一篇:孟河郎中
后一篇:孟河巢家医派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