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夏沙湖)
贴这张图很不合时宜,毕竟已是寒冬,连残荷也无。只因偶遇一句漂亮的诗:绿水红莲一朵开,千花百草无颜色。
诗是白居易的。可是一千多年前,当元稹被贬到南方小城通州,在一堵破败的墙壁上发现这句题诗的时候,元稹并不知道这个情况。但他显然和我一样,被这句诗给迷住了。他不仅写了一首诗讲述了发现这句子的经过,还事儿事儿地把诗连同原稿一起寄给了他的好朋友白居易。白居易捋着胡子看了半天,才想起来,原来新发现的这首诗就是自己写的。
那还是十五年前,白居易刚刚及第,金榜题名的喜悦使他幸福得飘飘然。庆祝的party上自然少不了歌姬,这在当时已经盛行成风。那个穿水红色裙子的漂亮女孩像一朵红莲, 让其他人黯然失色。他还记得她叫阿软,名字和眼波、和腰肢一样柔软。借着烛光和酒意,白居易年轻的心不免荡漾起来,于是就催生了这句诗。
可是这首诗是怎样传播到通州的破墙壁上的呢?白居易猜不出,也许只能问当年的阿软。但十五年的风霜雨雪,连堂堂男子都已沧桑,风月场中的一个弱女子可怎生消受?年华易老,“阿软”恐怕该变成“阿硬”了吧。于是,白居易又生出这样的感慨:
十五年前似梦游
曾将诗句结风流
偶助笑歌嘲阿软
可知传颂到通州
昔教红袖佳人唱
今遣青衫司马愁
惆怅又闻题处所
雨淋江馆破墙头
时值中年,几经谪迁,白居易的心态已经更居易了。当年那一笔风流帐,如今想起来,也已轻若鸿毛。只是,你嘴角的那一抹浅笑,是在嘲笑那个曾经动过真心的阿软,还是怀念当年的风流,还是感慨自己十五年来的遭遇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