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 球“迷”我心 |
中国人都喜欢说虚岁的,一眨眼,我今年也已经25岁了,感觉时光怎么流逝的这么快,看着我们的大哥哥们一批一批的退役,我们这批当年的毛头小伙儿现在正成为每支队伍的中坚力量。这次世界杯的各支队伍中也都是一些25,26岁左右的优秀队员起着中流砥柱的作用。 说句心理话,哪位中国球员不想去欧洲发展,像孙继海,李铁,邵佳一那样在足球水平发达国家实现自己的足球梦想。即使不能很好的实现梦想,最起码也能感受世界顶尖足球的氛围,而且一旦回国,自己的能力上了一个层次,也可以为俱乐部或者国家队贡献更大的力量,相比较而言,中国足球的水平和世界发达国家的足球水平相比还是很显而易见的。为什么差距会那么大,其中因素有很多,他们职业化了100多年,我们才刚刚起步,他们的很多球员都在欧洲五大联赛踢球,而我们的队员在欧洲少的可怜。他们的职业联赛的水平和对抗程度是我们所无法达到的。再看韩国,日本,他们国家在欧洲踢球的队员比起我们要多得多,都在7位至8位左右,所以他们能在世界杯预选赛中轻松出现,但是到了世界赛场上还是需要加以提高的。现在澳大利亚又被划分到了亚洲区,在以后的竞争中会更加激烈和残酷,看看他们在世界杯上的表现,谁敢说拿下澳大利亚没问题那是吹牛。 现在最重要的不是看人家怎么怎么样,而是应该想办法提高我们球员自己的能力,我觉得最有效的途径只有两种,一:提高联赛的质量,加快比赛的节奏和速度,向国际靠拢。二:让更多的球员走出去,到欧洲高水平的联赛中去锻炼,提高综合能力。只有这样才能加强和提高我们中国的足球水平。 那到底多少岁数出去是最合适的呢,太小的话没有多少比赛经验,出去只能当陪练,在国内还能通过联赛得到锻炼;太大的话经验到是有了,但思想和动作都已经定型,没有上升的空间,体能和节奏怕跟不上;我觉得最合适的年龄应该是24到26岁,这个年龄在身体和比赛经验上都有了一定的基础,还有一些可以挖掘的潜力。 而我现在就是到了这样一个年龄,非常想出去,而且确实有俱乐部想买我,但是又舍不得申花,从年初的身体不适,到4月的手术,俱乐部对我的关心爱护是非常令我感动的。金牌教练吴指导的重掌教鞭,我们打职业联赛以来的唯一一块联赛金牌就是在吴指导的带领下取得的,今年吴指导重新带队,把从年初状态一般的球队带到四连胜,大家都充满了强烈的信心,憋着一股劲,想在后面的比赛中打出个好名次来。在这个紧要关头我提出要转会,自己实在是不忍心啊,感觉太不仗仪了。话又说回来,G14俱乐部正好想买左后卫,而且又看上了我,这种机会确实来说来之不易啊,而且还能打上欧冠,那是多么遥不可及的梦想啊,当然还得自己去努力。有这样一个机会放在自己面前,谁会不心动,谁会没想法。 权衡再三,我决定放弃这次机会,肯定有很多人会说我傻,但我不是这样觉得的。如果要问我为什么会放弃这次机会,我会说,没有为什么,只是对申花的一种感情,对教练的一种信任,对队友的一种默契,是血浓于水的感情。朋友问我,如果以后没有这样的机会怎么办,我说,是金子总会发光的,在哪里发光都是亮,何必在乎那么多呢。我相信在我为队里作出贡献的同时,也会让更多的人愿意用积极的态度来面对目前的处境,用正面的眼光来看待申花,给我们更大的帮助。
孙祥
前一篇:想念战友 渴望战斗(孙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