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小留学生胖嘟嘟如何备战澳洲高考

(2007-10-26 15:07:58)
标签:

教育杂谈

分类: 网友互动
 http://s12.sinaimg.cn/orignal/477d26a3a9bcd769fd40b   (图片说明:澳洲某大学毕业典礼)
 

“人逢喜事精神爽”一点不错,嫦娥奔月,五千年的期待、五千年的梦想今日终成现实,身为一个中国人,还有什么能比看到如此壮举更为开怀的呢!


再者,过两日,就是与博友们相聚杭州的日子了,心情更是格外愉悦和轻松。


一大早就爬了起来坐到电脑前,走进博客里和大家快乐的交流着。


“叮……”清脆的电话铃音响起。


“喂,老金啊,我是老钱……


老钱是我以前农场的一位同事,后来他的儿子留学到墨尔本,又进了我们公司做电脑维护,渐渐联系的就多了。


  “老金,我下个月要过去澳洲,儿子要高考了,我得过去看看他


“呵呵,老钱,不用太担心的,澳洲的高考没那么紧张…..


……

结束了与老钱的通话,想起他的儿子小钱来。


小钱长的胖嘟嘟的,虽然18岁了,看起来年纪还是有点显小,不过可别因为这个小瞧了他。


自小家境宽裕,出国前基本是在父母的照料下学习生活的,高二的时候留学澳洲,慢慢就开始独立生活,现在的他不仅洗衣做饭样样拿手,而且还利用自己掌握的电脑知识打工,赚取生活费用,同时还参加了很多兴趣社团,渐渐从家庭的护翼下走向个人独立的成长,从生活到思想也越来越有自己的方向!有一次,他悄悄地告诉我:“我觉得自己好像长大了,我很想跟您学习如何用智慧赚钱。”


这次老钱要去“监督”儿子高考,是因为小钱到现在还没有放下身边的事情,完全进入“高考备战”的状态,心里不免要急着飞过去看着儿子了。


   “十年寒窗苦读,只为金榜题名!”这句形容国内的高考一点不为过,三两天的考试基本就决定了一个人一生的方向。无怪乎老钱要对儿子这么紧张了,真是可怜天下父母心哪!



    不过说起澳洲的高考来,真的没有像国内这样紧张的,还记得上次和一位朋友谈及他女儿高考过于放松的事情,他女儿就笑呵呵的“抱怨”说:“这也不能怪我啊,在这里从老师到学校完全没有这种气氛嘛!”


    这倒是一点不假,在澳洲举行高考时,老师一般就发一些往年考试的卷子,让学生自己回家做,然后对对答案就可以,而国内大考前的小考几乎是天天有的,学生的精神一直都处于一个紧张备战的状态。


    当然澳洲高考的轻松是和其本身的一些因素息息相关的。首先在澳洲的考试的科目比较多,分成了八大类(国内一般两类——文科和理科),学生须参加六门功课的考试,除了英文为必考科外,其他的可在这些学科内任选五门课程。然后是高考记分,在澳洲进入大学的分数并不是高考时的分数,而是高考分数和学生平时成绩的综合。在12年级期间(12年级相当于国内的高三),每项科目都有学校评估作业(SchoolAssessmentTask),作业的成绩就作为学生平时成绩算进高考记分里。



  这也就是说学生自主选择的空间很大,考试不用集中在很短的时间内,同时把综合素质也做为了一项考核标准。




考试结束后,高考志愿就成为另一个受人关注的问题,在国内,高考只是千里之行的伊始,考后的评估成绩填报志愿,比高考更让人费神,一不留心,就与好大学失之交臂,人生之路也因此千差万别了。




   
而澳洲高考的志愿选择相对就比较宽松。考前会让学生先在网上填一次志愿。学校也会提供给学生《××年大学向导》的参阅书籍,里面有所有大学所有系的参考分,分数出来后,立刻就可以以此对照修改。在这里也不用担心哪个专业特别热门,分数会上调——因为澳洲人对“名牌大学”、光明专业不会太在意。




据近年来的统计,中国新移民子女在澳大利亚全国各州的高考中成绩都相当出色,新南威尔士州,维多利亚州,昆士兰州,成绩优异的华裔学生占有很高的比例!而来自中国大陆的留学生很多都成为高考中的魁首!

 

    很多学生都表示学校和家长虽然都很重视高考,也对自己寄予了厚望,但并没有施加任何压力,而是以信任和鼓励的方式,使大家轻松地应对考试。


从这些都可以感受到澳洲的高考教育能够让学生充分的发挥自身的优势并培养独立自主和一些优秀的生活态度。




天下的哪一位父母不希望自己的儿女能够拥有自己的事业,快乐无忧的生活,高考这个人生改变的出口,永远是父母关注的一个重要话题。




相信澳洲高考教育的多元化能带给我们一些启示,希望有一天家长们不用为子女的学习担忧操心;希望有一天国内的莘莘学子也能够轻轻松松地备战高考;也希望有一天国内的大学生们能够从容地选择自己的未来!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