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小鱼的重生

(2007-01-30 14:09:00)
小鱼的重生
    2004年,我邀请中国作家协会的贺平和国内知名作家邱华栋先生到墨尔本访问。墨尔本这座“有着最适合人类居住”称号的城市,除了满是生意盎然的公园绿地、精致典雅的石材建筑之外,海滩是这个城市中绚美不可方物的一部分,自然也成为他们感受这个城市最直接的方式。

    一日傍晚,与他们同游富兰克斯顿(Frankston)的海滩,公司早年间在海滩附近购买了几处别墅,便也顺道领他们参观。这处别墅区占地面积很大,但房子年日已久,与这海滩美景相去甚远,因此,已经请设计师重新规划,准备重建几套别墅。

    别墅区正在搭建工地,有几处别墅都已拆迁,只剩一幢老宅子,孤零零地兀立在那。因为它的独一,便也成了我们游览中关注的焦点。

    黄昏的海滩,被落日渲染的金碧辉煌,犹如披上了一件尊贵典雅的宫廷服饰,羞涩文静地欣赏、倾听海浪的浅吟低唱。那道金色的光穿过祥和的画面,洒在眼前这栋古老的宅子上,折射出一道弧线,突然给人一种悲凉、凄怆的感觉。

    宅子的前后院都有一个鱼池,四周已是杂草丛生。我们凑近看看,泛绿的池水上方,漂浮着星点白色的悬浮物,许是施工时飘入的。浑浊的池水约摸只有三分之一的深度,让人惊讶的是几十条鱼似乎生命力都很顽强,安然无恙、自由自在的游走。

    此情此景勾起了贺平的感叹,担心房屋拆迁、建筑动工后,这鱼该如何是好呢?邱华栋与我尽管都有着同样的感触,许是男人表达情感的方式不同,脸庞闪过一丝忧虑之色,对着鱼池沉默了片刻……
之后贺平与邱华栋回去了。

    我也开始忙忙碌碌,处理公司的事情。

    但是,那一池活蹦乱跳的小生命一直都记挂在心里。每日晚餐后,出门散步,不知不觉就会走到那处别墅,去看看小鱼。又着建筑商拆迁时一定不要伤害到小鱼。一段时间后,赶在项目开工前,我把鱼带离了他们的“老宅子”。给他们找了一个新的归宿:一部分送给了公司报社的责任编辑Tony和广告部经理Charlie;一部分则跟着我回家了。

    我从没养过鱼,把这些小生命带回家前,倒是忙忙叨叨准备了许久。家里的花园已经在这段日子里,被我改造了一番。新添置了假山鱼池,设置好了活水循环系统,铺好了三种水草,买好了鱼粮,还从书店了带回了几本养鱼的秘籍。把鱼小心翼翼放进那一弘清水。瞬间,它们便开始摇头摆尾,畅快淋漓的四处游走。那份气定神闲、悠然自得的模样让人好生怜爱。

    细细陪伴两日后,觉得依然有些不足。因为大部分鱼都跟随公司另两位爱鱼者回家了,跟随我的小鱼数量便显得形单影只,在诺大的鱼池里寂寞地游着。兴冲冲地便又驾车到临近的水族商店,买了20条鱼,带回家与它们做伴。

    这下,以为大功告成,可是安心了。谁料意外的事情又发生了。
 
    为了节约水资源,鱼池里一直以来都是采用循环水系统。在假山的石与石中间安置了与山体同色系的隐藏水管,假山内部有个活口,置入了一个过滤装置也同时置入,用来拦截杂质。通过水泵抽水,经过暗埋的水管,经过中间过滤器,最后再流回池塘中,形成这样的循环。

    时值澳洲的夏季,气候炎热干燥。循环水随着外界的高温度,蒸发特别快。工作一忙,稍不留神就发现,满满一池水突然变成了一半。

    我又琢磨开了,加好水,把带叶子的水草铺盖在鱼池的上方,尽量减少阳光的直射,避免水的蒸发流失。总算问题解决了。

……

    就这样,护理这群活泼的小生命成了每日的乐趣。尽管这是一份不轻松的差事,却觉得心情舒畅,特别有意义。以前曾听人说,养鱼愉情。尽管当初养鱼的本意只在于救回这些小生命,但它们却真的让我体会到个中趣味,尤其是对生命的尊重与热爱。

    中国自古以来便有博爱众生的论述,儒家思想的先驱孔子、孟子在先秦时代就提出“泛爱众”,“亲亲而仁民,仁民而爱物”的主张,希望能善待自然,尊重生命,将恻隐之心施之与自然界各种生物。诺贝尔和平奖得主施韦兹也将“敬畏生命”作为伦理思想的核心,希望人类对生命持有敬重感。敬畏生命不是要畏惧生命,而是要保护、爱惜一切具有生命力的生命,爱护生命。

    人类与动物的生存本就是环环相扣、生生相悉的整体。每一个生命都拥有着无与伦比的价值。21世纪,“爱护自然,珍惜生命”应该成为人类文明的主旋律!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