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个相识20年的好朋友刚移民到澳洲,考虑到女儿马上准备申请大学,就在Monash大学附近租了个房子住下了。朋友刚来,我这个“地主”自是不可怠慢,抽空下班后,驱车去看望他们。墨尔本这个星期刚从夏时制改为冬时制,从原来比国内早三个小时到现在的仅仅早两个小时,再加上这个星期气候陡然下降,又是大雨,又是冰雹的,因此天黑得比平时早。
到达朋友家时,已是6点了。我给朋友带了一束鲜花和一篮特色水果。朋友的太太已经做好了一桌地道的中国菜,等着我。
“没有豪华餐厅的珍馐美味,老朋友可不要嫌弃我们这家里的饭菜太寒碜!我们这趟能举家迁到澳洲来,真得谢谢你啊!”
“既然你都说了咱们老朋友,那你还跟我这么客气?!我平时其实最喜欢家里做的家常菜,这会可得好好尝尝这地道的中餐了!这个周末,我请你们吃个饭,为你们接风洗尘!”
“哈哈,不着急。看你什么时候空闲!我们这可是住下了,所以,要请我们吃饭,还有的是时间呢!”
“你们在这附近逛了吗?”
“还没呢!不熟悉环境,慢慢来吧!只是慧慧想去动物园,看袋鼠和考拉,这个周末要有空,我们准备去一趟!”
“要看袋鼠,这个今天晚上应该就能让慧慧如愿。所有澳大利亚袋鼠,动物园和野生动物园里的除外,都在野地里生活。我知道,Monash校园里,有一个栏杆围起的野生森林,晚上能在栏杆外看到袋鼠出来活动。”
我没有在Monash附近住过,但公司在这边买了大块土地和办公楼,我会经常到附近逛逛,将这周边的情况摸得都比较熟悉了,没想到这会派上了用场,做了我见小侄女的第一份见面礼。
晚饭后,我们一行人散步过去,约摸5分钟左右,到了目的地 。
“嘘,看,有一只袋鼠!”慧慧边做手势让我们停止说话,一边小声提醒我们看前面的林子。顺着她的手势看过去,已经有两只体型高大的袋鼠,跳着出来了,速度快的惊人。
“奥运会要是开辟跳跃运动比赛,冠军肯定是非袋鼠莫属了!”慧慧调皮地开了个玩笑。
“袋鼠是不会行走的,只能在前脚和后腿的帮助下奔跳前行,尾巴可以用来平衡身体,在慢速行动时,尾巴还是它们的第5条腿。”
“好大哦! 可是看不清楚他们前面有没有袋子。” 慧慧兴奋得小声跟我们说。
“不同种类的袋鼠,体积和重量都有很大差别的,从0.5公斤(1.1磅)到90公斤(200磅)不等。但不管体积多大,袋鼠都有一个共同点:它们的后腿都是长而有力。所以也是它们攻击敌人的武器。被袋鼠揣上一脚,人可能会飞出很远。”
大自然造物还真是很奇妙,万事万物间总是相生相克的。为了袋鼠免受其他攻击性动物的侵害,给了它们一双强而有力的后腿,在危急时保护自己。
“这么厉害,那接近它们不是很危险吗?”
“一般不侵犯它们,它们还是会比较友好的。很多野生动物园,还会给游客提供一小杯草,让游客亲自体验喂养袋鼠,跟他们亲密接触!”我跟慧慧解释道。
“袋鼠大多在夜间活动,但也有些在清晨或傍晚活动。不同种类的袋鼠生活习惯与生存环境不一样。据估计,袋鼠与它们的近亲共有六十多种。在澳洲,官方估计,几种最常见的袋鼠,像红袋鼠,长鼻袋鼠等数目就超过了五千万只。”
“这么多啊!”慧慧很惊讶的看着我。
“是啊。大多数袋鼠没有固定的繁殖周期,它们一年四季都能繁殖,生殖能力极强,只要不断地有足够的食物和水的供应,任何一种袋鼠的数量能在五年内翻四番。”
我曾经在资料上看到过,一只雌袋鼠每年可以生殖一至二次,所有雌性袋鼠都长有前开的育儿袋,育儿袋里有四个乳头。小袋鼠在受精 30-40 天左右既出生,非常微小,无视力,少毛,生下后立即存放在袋鼠妈妈胸前的保育袋内。。直到 6-7 个月才开始短时间地离开保育袋学习生活。一年后才能正式断奶,离开保育袋,但仍活动在妈妈袋鼠附近,随时获取帮助和保护。袋鼠妈妈可同时拥有一只在袋外的小袋鼠, 一只在袋内的小袋鼠和一只待产的小袋鼠。
“我在国内就听说澳洲袋鼠数量多,说是夜间行车时,在路上都随时有可能看到。原来袋鼠生殖能力这么强。”
“David,这些袋鼠都没有保护,那不是可以随便猎杀,也没人知道啊!“
“澳洲公众保护野生动物的意识都比较强烈,一般不会有人这么做。而且各州都有法律保护袋鼠,随便猎杀以及非人道对待袋鼠或随意出口袋鼠肉都会受到很严厉的惩罚,轻则可以处以罚款最高达25万澳元,重则可以判处监禁十年以及罚款。”
“袋鼠可是澳洲国家的标识,我看到很多澳洲产的物品都挂着一个‘绿色袋鼠’的商标牌,写着澳洲制造。确实需要严格的法律来保护,跟咱中国的熊猫一样。”
“妈,你说错了,澳洲的袋鼠是数量多的数不清,可咱中国的熊猫是数量少的不忍心数……爸,咱们周末去动物园吧,我想去喂袋鼠!”
“嗯,好的!”
…………
从Monash 校园走出来,总想着慧慧刚才说的话。是啊,同样是国家标志性的动物,可是熊猫现在的状态,确是让人担忧!我们中国的熊猫要比袋鼠珍贵许多,身份娇贵,很容易受到伤害。同时繁殖速度也比较慢,所以,熊猫的数量跟袋鼠相比,相差很大。因此,我们有更大的责任去考虑:如何为熊猫创造一个更好的生存环境呢?这不仅仅是科学家们的研究课题,也是我们普罗大众应思考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