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秋月,三阳观处采仙草

(2015-09-03 19:54:44)
标签:

秋月

三阳观

五贤祠

采灵芝草

登高

分类: 难忘记忆

      

       处暑头一天,822日,星期六,是一个难得的好天气。上午,秋高气爽,我按照事先约定与内弟、妻妹的两个孩子一起登高,到泰山脚下的三阳观处采仙草,仰沐圣灵的光辉,感恩诸神的佑护。


清晨,我起了个大早,6:00便让爱人电话通知两位学子一起喝糁,结果还是被妻妹抢了先,妻妹说,已将糁、三代、油条买回家,如今泰安糁汤美味无比,已成为地方名吃,凡有重要客人总要到糁馆搓一顿。8:00我和爱人带上登山用具、茶水、点心、水果,一行四人座出租车来到原200师院内下车,8:50沿营房石面小路徒步而上直奔三阳观。


三阳观,对我来说再熟悉不过了,我与爱人一起登临足有上百次之多,每次登临都有不同的感受与收获。今年内弟、妻妹的孩子分别考取滨州飞行学院地勤管理专业和空军青少年航空实验班,孩子们的邀请,双喜临门,故地重游,硕果累累的季节,我忘却了腿痛病,毅然决然为孩子们当起了向导。


俗话说“铁打的营盘流水的兵”,如今这营盘路面,因多年失修,都已破旧坍塌,今非昔比。我们一行四人深一脚浅一脚摸索前行,营房前,篱笆里,绿丛中成熟的果实,盛开的花蕊从我们门身边掠过,穿过营房哨所,刹那的功夫来到了五贤祠。


祠内出奇的安静和安,反倒让我生出一种恍惚虚幻的感觉。该祠始建于唐代,后称为“泰山书院”,是古代的大学,一些著名的鸿儒曾在此讲学。尊奉着“宋初三先生”孙复、石介、胡瑗三位先贤,以及后来补祀的明人宋焘、清人赵国麟等位大儒。祠东侧立着一块石碑,上书“胡安定公授书处”,称投书涧。世称安定先生,曾讲学泰山,十年不归,得家书见有“平安”二字,不拆阅即投涧中。


祠东有座“洗心亭”,每经此处我们总进驻休息,欣赏祠墙上的蔷薇,感受爱国情怀。亭子顶的石沿内侧刻有爱国名将冯玉祥不忘国耻民难警醒世人收复东三省的豪言壮语:“你忘了没有,东三省被日本人占去了,有硬骨头的人应当去拼命夺回来.”。还记载了东北三省的土地面积和人口,以唤醒民众的抗日意识。今天正值纪念抗日和反法西斯胜利70周年仍具现实意义。


离祠亭咫尺有架百年紫藤,为“心”字形态,它三月现蕾,四月盛花,所有心形的叶子自然地向外舒展,呈现墨绿色,整个就像一座绿色的藤萝塔,不同的颜色衬出了鲜明的层次感。时至秋月再度开花,花穗、荚果在翠羽般的绿叶衬托下相映成趣,成为园中一景。李白曾有诗云:“紫藤挂云木,花蔓宜阳春,密叶隐歌鸟,香风流美人。”估计明年春季,藤萝架上,真的又要繁花似锦了。


紧挨紫藤一排房屋的房顶正在整修,这里居住着年复一年看山护林使者。屋西墙有条小道,石阶而上,有二层八角楼。每到此处总是呼吸加剧,汗流浃背,总在树下沿石而坐乘凉补充给养。三年没来了,小楼已夹起篱笆,是一好友所创非盈利茶社,因有国外朋友光顾没敢打扰。这里溪水环绕,山石耸峙,松柏掩映,鸟鸣空谷,实在是一处幽深静修之地。


八角楼与“凌汉阁”齐名,坐在亭子里煮茶论道,古木青石为伴,山风溪流涤荡,逍遥如入仙境。再现秦观《浣溪沙》:“漠漠清寒上小楼,晓阴天赖似穷秋,淡烟流水画屏幽,自在飞花轻似梦,无边丝雨细如愁,宝帘细挂小银钩” 清淡闲静场景。


我站在石台上,带着羡慕和略有点嫉妒的眼光,注视着来往的游客,沿着那条熟悉的小径,越过彩石、密林,来到“迎仙门”,去寻望秋天。我们一边喊山,一边沿S形盘路向上攀登。年幼的李嘉辉身轻如燕,一溜烟似得没了踪影,而烟台来的准大学生启霖腿像是加了铅似的迈不动,我们只好走走歇歇,拉起了家常。


我们一路谈笑风生、畅所欲言。我问及两位学子有何理想时,启霖不假思索地说:“我要当机场董事长”;秀媚的李嘉辉是全省首批青少年航空实验班100名学员的佼佼者,泰安市仅4人入围,他的理想要遨游蓝天。我开玩笑说:“那就当机头吧!”,清脆的笑声在山间回荡。所谓“告诸往而知来者”,男子注定要在四方,就是要以天下为己任的。我望着这两个孩子,可能都是当今或未来的精英。


我看着长大了的启霖,想起了2000年爱人出发在烟台机场与3岁的启林离别的情境,首次见姑姑的小启霖死死抱住爱人不让走,哭着喊姑姑,“姑姑不走!” 、“姑姑不走!”结果是大人孩子抱在一起泪流满面,哭得一塌糊涂,这大概就是血浓于水的亲情吧。就在上个月我和爱人到内弟家时,启霖已去重庆旅游,恰巧启林打电话过来,蹊跷的是第一句话境叫了姑姑,至今弟妻还有些吃醋呢。


我们边走边聊,爱人明年就要退休了,我问她:“退下来有何打算?”,她说:“老了,退下来去悉尼找儿子”,我讨好说:“老婆老了也是个俊老太”;我见她不悦,忙改口说:“是资深美女!”;爱人胸有成竹的开话了,“你这人真没劲,一点也不懂浪漫,应该是:可持续美女!”话音刚落引来了路人掌声,我们都会意的笑了。


自古认为,人生要经历三种境界,从“昨夜风雨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的浪漫求索,经历了世路的折腾翻滚,艰难折腾,注定了“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而最终若能达到“众里寻他千百度,那人正在灯火阑珊处。”的清灯古佛的情景,需要多少意志的坚忍和智慧的坚定来维持惨淡的人生?


好在,我得到的并非是外在的名利禄位,而是真正的内心之中达到了一种自足的,自我实现的境界。


时间过得真快,一抬头,“三阳观”显于眼前。爱人怕我腿病复发,让我先找看管道观的老邱订上餐,她们三人沿三阳关东墙去采泰山赤灵芝,又名仙草。它源生于泰山,长于相子树下,是泰山四宝之一。有治耳聋、利关节、益精气、坚筋骨、疗虚劳的非凡效果,是泰山的珍贵特产。传说,神农尝百草,在泰山发现此药,因称“神药”,至今泰安民间视灵芝为珍宝,有“吃了泰山灵芝草,返老还童人不老”之说。


三阳观始建于明嘉靖年间,相传为东平道士王三阳师徒所筑。师门所承,系全真教果老祖师云阳派。观建所处,居高临下,山南水北,皆为朝阳。观内建筑,共有三层,依山就势,古朴壮观。山门山墙,均为石垒,层层叠叠,甚是威严。走进观门,绕过绘有阴阳太极图的影壁,见一株古树直插云霄。


沿着石头铺就的小径,穿过小园,顺阶蹬级,但见巨柏掩映之中,殿宇高耸。殿为石构,状若窑洞,首层正厅,尊奉着大帝玉皇;两侧四龛,供祀有风伯雨师。玉皇大仙,不怒而威,正襟危坐,庄严肃穆,似乎默迎着道徒和信众们的虔诚膜拜。正殿之上,又有石阁,供奉泰山主神之一的碧霞元君。


进观已11:30,院内有少男靓女,有老者孩童,有时尚彩女,有光背男儿,他们三五成群,练功的,喝酒品茶的,打牌下棋的,祈祷烧香的,游玩的,直忙的老邱夫妇小辫朝了天。我便在东厢房附近选一小方桌坐下,要老邱老婆沏了一壶浓艳的莱芜老干烘茶,炖了只超值泰山柴鸡,又点了芹菜炒肉、土豆丝、韭菜鸡蛋三盘菜,要了两瓶啤酒等待采仙草们的好消息。


也许是好久没上山的缘故,见了老邱格外亲切,老邱虽是64岁的人了,身体依然很健壮,闲聊中得知,他依然每天下山采购鸡鱼肉蛋菜、油茶酱醋酒,保持院内外卫生的同时,还不忘打坐练功。他能在泰山奶奶殿4566台级下自如的上下翻跳,我亲眼见证了他的二指禅,双手握钢管平衡、倒立。


12:30爱人采摘回来,收获赖丰,共采来十几个,巴掌大的六、七个。而最多的一次是七年前和李嘉辉雨后采集的,上次已物归嘉辉,本次由启霖惠存。见他们饿了,我忙着倒茶催菜,12:40香气扑鼻诱人炒鸡上桌了,我们坐在石桌前,绕有兴致的斟酒小饮,甚是惬意,心中感念山水的韵味,一种闲适幸福的味道油然而生。


两瓶酒下肚,爱人便带两个学子一一跪拜大帝玉皇、碧霞元君、风伯雨师。期待两位学子学业有成,杨帆更多的梦想!


下午4:30山上起了风,我们收获下山。走出三阳观门前的“救苦台”、“龙脉高居”、石砌墓群,置身满目苍翠中,呼吸着山间清新的空气,恍惚间仿佛㓎润了仙风道骨飘飘然超凡脱俗的清净。顺台阶而下,鸟瞰泰城,高楼耸立、红瓦绿树、山城一体,如诗如画,人处期间,恍然桃源琼瑶,不如是人生在画中游,还是画在人中移。


短暂的旅程,漫长的人生路途,纵然心游万仞山,身历千重水,我依然觉得生命的底蕴属于秋天,属于秋天的娴静,还有秋天硕果累累下的一份澄清与淡定。(踪华)


 

秋月,三阳观处采仙草

秋月,三阳观处采仙草
秋月,三阳观处采仙草

秋月,三阳观处采仙草

秋月,三阳观处采仙草

秋月,三阳观处采仙草

秋月,三阳观处采仙草

秋月,三阳观处采仙草

秋月,三阳观处采仙草
秋月,三阳观处采仙草

秋月,三阳观处采仙草
秋月,三阳观处采仙草秋月,三阳观处采仙草

秋月,三阳观处采仙草
秋月,三阳观处采仙草
秋月,三阳观处采仙草

秋月,三阳观处采仙草
秋月,三阳观处采仙草
秋月,三阳观处采仙草

秋月,三阳观处采仙草
秋月,三阳观处采仙草
秋月,三阳观处采仙草

秋月,三阳观处采仙草

秋月,三阳观处采仙草
秋月,三阳观处采仙草
秋月,三阳观处采仙草
秋月,三阳观处采仙草
秋月,三阳观处采仙草

秋月,三阳观处采仙草

秋月,三阳观处采仙草

秋月,三阳观处采仙草

秋月,三阳观处采仙草

秋月,三阳观处采仙草
秋月,三阳观处采仙草
秋月,三阳观处采仙草
秋月,三阳观处采仙草
秋月,三阳观处采仙草

秋月,三阳观处采仙草

秋月,三阳观处采仙草

秋月,三阳观处采仙草

秋月,三阳观处采仙草

秋月,三阳观处采仙草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