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我去过的地方:八百里旱海

(2010-04-26 16:42:16)
标签:

旅游

休闲

随笔

分类: 我的故事

我去过的地方

八百里旱海

说来这是1965年的事了。

那年我带组到吉林省白城地区拍摄纪录片,来到了西部号称八百里旱海的地方。说它是旱海,是因为这里“一年一场风,从春刮到冬”,那风之大令人咋舌。当地人告诉我,这里是中国三大风口之一。我一下车就赶上了大风给我的下马威,站都站不住,飞沙走石的睁不开眼;还有一个是这里的土地相当的贫脊,挖半锹土下面就是石头子儿,放眼望去四处泛着白白的碱花,石头缝里长出的小草就跟癞痢头上的几摄毛一样十分的难看;再一个就是无雨,一年能下两场水过地皮湿的雨就烧高香了。因为地下全是碎石,连井也没法打。当地人带我看了一口井,一千多米深!

面积达八百平方公里呀!

我去拍摄的就是当地人如何不向老天低头,坚持抗旱打井的事迹。那个时候白城还没设市,地名叫“白城子”。我一下车便住进了全城最雄伟的站前宾馆,两层楼。这宾馆实在太破旧了,整层客房只有两间公厕,根本没有洗澡设备。以这个宾馆为据点,我们拍摄的范围幅射它北面的镇赉县军马场、南面的洮南县打井抗旱,东面的大安县月亮泡捕渔。一个星期跑下来,整个白城地区给我留下的印象是这里真有一股苍凉的美。真难以想象,正是这片土地创造了契丹文化,也诞生了一个刀指中原直抵长江以北地区的辽王朝!踏着它的盐碱和石子铺满的土地,这幽古之思情更加浓烈。

据说,如今这个地方已经成了宝地。狂风造就了东北地区最大的风电发电场,辽阔的旱野正在被改造为良田,第一期便是引嫰江水开辟了五百万公顷的水浇地,要增产一百亿斤粮食。而白城已经发展成为吉林省西部的重镇。

四十多年没去过白城了,有朝一日真想旧地重游。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