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到北极村

标签:
旅游休闲随笔 |
分类: 我的故事 |
我走过的地方
初到北极村
说它是北极村,其实它离北极还很远,只不过对于中国来说它是最北边的村庄了,地名叫漠河。漠河这个名字后来被拿走成为县名,人们就管这里叫北极村了。
我是乘漠河县气象局的车前往北极村的。
车在二级公路上跑着,两边是1985年过火后的大兴安岭新生的森林,还有一些残缺的过火林。看着十分的心痛。到达北极村的时候先经过的是边防站。边防站的大院外边有个小广场,上面塑着一尊持枪的解放军战士塑像。营房十分整齐,五星红旗映衬着蓝天白云十分的鲜艳。这里紧贴黑龙江江边,对岸便是俄罗斯的一个小镇,看得十分真切。过了边防站车再往前开,大约走了有五里多地便到了北极村。这里真是一个小村,一家一户的木柯楞的房子,套着小院。最让我新奇的是田间有两溜整齐的小红房和它后面的玻璃大棚。红房子的门口摆放着西瓜出售。随行人员说:别看这儿的西瓜小,也是这两年才种上的,大棚西瓜。北极村日照时间短,只有在大棚里才能够结出瓜来。
中午,北极村气象站的三名职工请我吃了黑龙江的大蟆蛤鱼,喝了本地的北极小烧。鱼之鲜、酒之烈那是没说的。
吃过饭,我们到北极村的“北极点”去参观。所谓的“北极点”就是中国最北边的地标。这里修成了一个比较气魄的广场,全部由大理石板铺成。汉白玉的石阶上的正中央是一块石碑式的地标,上面刻着“神州北极”几个红色的大字。我从这里顺着台阶下到黑龙江江边,踩着石子儿眺望河的对岸,不由得浮想联翩。对岸的山上一片浓密的大森林,回望我们这边尽管补栽了许多小树可是却显得荒秃得多了。江的北边原来是我们的土地,只因为几个不平等条约,便成了别人的领土。这丢失的土地是永远也不会再回到祖国的怀抱了。真是唏嘘不已。
尽管是八月初,然而不到黄昏这里便冷得很了。我们急忙逃回北极村最漂亮的木柯楞宾馆。这个宾馆很特别,是由一座座俄式的木柯楞小别墅组成的。不到季节,屋里没有点壁炉。因为实在太冷,宾馆专门为我们打开了暖风。哆哆嗦嗦地渡过了寒冷的一夜。第二天早上起来出门一看,小草上已经铺了一层白霜。真不愧北极村这个称呼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