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电影票房80%注水
(2009-11-19 05:03:20)
标签:
现实纪录电影市场杂谈 |
分类: 文化乱谭 |
中国电影票房80%注水
环球时报记者董铭在该报11月18日的12版上发表文章,揭露“为剌激观众买票,发行方竟相吹牛,八成中国电影票房注水”。文章举《阿童木》为例说:该片“放映3天的票房成绩发行方吹嘘成了4000万人民币,而国家专项资金办公室以各大院线计算机终端获得的实际数据显示,实为1700万人民币。业内人士透露,票房注水不是《阿童木》的专利,80%的中国电影都是吹成的胖子。”
请注意,是多达80%的影片票房注水。
中国电影为何打肿脸充胖子?董铭在文章里说:“理由简单而充分:激发从众效应。在中国观众闲钱有限,不足以逢片必看的情况下,电影发行方人造的票房纪录成为观众众重要的观影指南。换句话说,看着某片飘红的票房成绩,你要是不掏钱头面人物份子,似乎有点落伍的意思。”
真是人有多大胆,票房就有多大钱。
他说,出现这种票房吹牛情况的原因,是缺少权威的数据统计机构。其实,在我看来只要采用一招发行方就会老实得像猫似的。那就是:国家税务机关按他们吹的牛上门缴税。这时你再看,他还吹不吹?
前一篇:我只能奋不顾身____看<风声>